第1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本章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八大点,其中的逻辑结构可以按照4W1H来归纳,即WHY、WHERE、WHO、WHAT、HOW,具体对应的是:
WHY:一、管理者及(学习)管理的重要性
WHERE:二、组织
WHO:三、管理者
WHAT:四、管理
HOW:五、管理的职能,六、管理的角色,七、管理的方式,八、管理的技能
其中,管理者、管理、管理职能、角色及技能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以下内容则侧重解析重点部分。
一、管理者
1、定义
组织中通过统筹安排、协调、指导和检查其他员工的工作行为的人,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并对部门或团队的整体工作绩效负责。
【与管理者相对的是非管理者(即一线员工),他们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工作,没有人向他们汇报工作,他们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这个概念当中有三个重要要素,人、目标、责任。
要管,就有对象,有被管的人。要做某件事,即要达到某个目标。目标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元素,几乎是管理行为中的首要条件。管理者有管理的权利,同时也就有相应的义务,即需要为其管理绩效负责(权责共存)。】
2、分类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和途径。有分类就有分类的标准,即以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管理者的分类是按其层次进行划分的。】
(1)基层
组织中直接管理一线员工(非管理者员工,没有管理的权利和职责)的管理人员,对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工作过程负责。
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2)中层
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管理着基层管理者,对其管理范围内的经营绩效负责,并有效地执行高层管理者决策。
地区经理、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项目主管
(3)高层
处于组织顶层,负责为整个组织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和目标,并对组织整体绩效负责的人。
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
【每个层级基本包括了要管理的对象所在层级(或自己所在层级)、工作或职责,以及职位例子三个方面内容。
层级结构大致是按照正金字塔的模式进行分类,但并不是说每个组织都是同样的形式。
考试时举例不必要完全按照教材,举两三个即可。】
二、管理的含义
1、管理
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员工(他人)的工作行为,好效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这一概念具体包括四方面的内涵:
存在于组织中,为组织目标服务,不能离开组织谈管理;
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
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兼顾效率和效果,标本兼重,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在特定环境下开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内外兼顾,审时度势,灵活应变。
【关键点:协调管理他人、兼顾效率与效果、实现组织目标。】
2、效率
工作中的投入产出比率,尽可能减少投入或在同样资源投入下增加有效(尽可能多)产出是提高效率的最基本途径。与工作方式相关,指正确地做事,即选择合理方法。
【率——比率——比较啥多啥少——追求投入少产出多。
所谓资源,一般包括人、财、设、时、信。】
3、效果(或叫成效)
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指做事的方向要正确。还是回到最重要的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要能实现组织目标。有正确的方向才能产出正确的结果。】
4、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效果是前提,效果意味着正确地发展方向,一旦方向错误,即使效率再高,结果也对组织发展毫无意义。效率是手段,合理的手段才能促进组织的高效产出。
成功的组织往往伴随高效率和高成效。较差的管理通常与低效率和差效果相关。
【如果有比较效率与效果的问题,两者都要兼顾。】
三、管理职能
【本书从第7章开始即按照4种管理职能进行展开。】
1、定义
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
【“在某个职位上所发挥的效能”,涉及到“做啥,有啥用”。】
2、种类
(1)计划
定义或设定目标,确定目标实现战略,制定行动方案,分配资源,协调各种活动。
【目标要量化、有时间限制(后面会谈到,如SMART理论)。未经量化及没有时间限制的一般称为愿景。战略一般是粗略的(大的)框架,长期的、全面的、宏观的。方案是细致的计划。再细化的是活动。更细化的是任务。】
(2)组织
安排和设计员工的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组合、向谁汇报、如何决策)/安排任务,落实人员,组合工作,确定决策职责。】
(3)领导
引导员工或团队行为,激励积极性,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解决工作冲突,与其他人共事并且通过他们完成目标。
【引导、激励、沟通、影响员工(个体或组织)行为。】
(4)控制
监控和评估工作绩效,比较绩效与目标差距,调整或纠正。
【首先有目标和标准,因而管理需要根据目标标准,来判断员工行为和工作绩效,判断的过程就是监控和评估,通过监控,比较目前的工作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当有偏差时,则需要调整或纠正,这就是控制。】
【延伸:20世纪早期(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后演变为如今的四种职能。】
四、管理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提出】
1、定义
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工作”或要做的事。例如学生、家长、志愿者、总统,每个角色都有其需要做,或者说是被期待要做的事。在组织工作中,通常指某个岗位的“职责”。
其实就是——什么人——这些人,他们具体是干嘛的。下面的分类就把组织中的管理者分为了三种角色,不同角色的人,做着不同的事,或者说别人/组织期待/要求ta需要做什么事,有哪些行为和表现。】
2、种类
(1)人际关系
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工作,以及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
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的工作,传递筛选后的信息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运营。监听者(或叫监管人,从外部接收)、传播者(或叫宣传人,对内发布信息)、发言人(对外)。
(3)决策制定
做出决策或选择,以确定组织和员工的行动方向。企业家(发现机会,决定方向,制定战略决策)、混乱驾驭者(或叫危机处理者,处理问题)、资源分配者(切蛋糕的,年终奖、财务分配)、谈判者(和供应商的谈判)。
【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人有可能有多个角色。】
五、管理技能
【罗伯特·卡茨提出】
1、定义
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
2、种类
(1)技术技能
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注重具体操作,对基层最重要。】
(2)人际技能
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沟通、相处的能力。
【对所有层级都重要。】
(3)概念技能
对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提炼、总结、概括,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对高层最重要。】
【管理技能经常与管理层级一起考。】
参考:《管理学》(第11版)罗宾斯
对艺术管理及艺管考研有疑问请评论或私信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