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青少年时期,会有那么一段时光,在逼自己好好地做摘抄和读书笔记。关于读书的新方法,看了那么多讲高效读书的现代工具书之后,好的读书之法大部分还是会依自己性子来。
上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位长期以来都较温和地进行文化评论的小朋友(晓翰),他称读书目的并非在于寻找人生的答案,而在于提出问题。
就我本人三观来说,“提出问题”这一说法不置可否。然而适时敲响读书的警钟总是好的。总把读书当作救命稻草甚至是人生励志鸡汤的人,他总是个傻子,不然就是个无所事事的疯子。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打赌》写的就是这么回事。
我7月份回家时,无书可读,闲得慌。随手翻我弟书桌上的《世界文学名著》,几乎几大洲的经典人物都看了一遍他们的代表作。到了俄国的契诃夫,既不是《小公务员之死》也不是《套中人》,而被选中的《打赌》却比其他短篇以及选编书里的其他任何作品都更加令我震撼。
我得承认自己已过了猎奇昆德拉和加缪那种激进而步入中年和思想中庸了,《西西弗斯的神话》看了2遍左右,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人生苦痛思想溯源的深究。
《打赌》于我的感觉就像晴天霹雳。我读完之后,迫不及待和我妈分享了这个故事,她很有兴趣地和我讨论小说人物的价值所在。在她之后,我更肯定这部实验性小说作品有多少话可以讲。那个话多得天花乱坠的时刻,像所有的白色山茶花都开遍了山谷,王阳明的竹子都在雨后长得茂盛,我在之前的生命里不曾有过像那个时刻一样的激动,冲动得想马上找认识的人看一看这部小说,然后和我舌战三天三夜。
晓翰同志的话立竿见影。对象居然是契诃夫和《打赌》,没有一位大学讲师和教授讲过这个实验性的文本。
在此,恭维契诃夫的话我就先停了。我要讲讲在《打赌》里的几个问题和发见。
(一)创作动机
要从专业角度谈创作动机,就必先容许我落入俗套地提炼一份作品梗概。深秋夜里,一位银行家回想起15年前和一位律师打过的赌。当时银行家认为不应该废除死刑,因为无期徒刑实在太惨了太没人道了;律师则认为如果犯了重罪后一定要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中选择一个,他会选无期徒刑,毕竟人还活着嘛。
银行家显然不相信这位年轻的律师能忍受长期囚禁,就和律师开始打赌,银行家把律师囚禁在自己家后院,期限是15年,在这期间律师不能和外界有丝毫联系,但是他可以写纸条给送饭的人,拿到他要的东西。如果15年内律师没有主动要求走出去房门一步,那他就会给律师200万。25岁的律师同意了。
15年里,起初5年律师有点耐不住性子要了轻松读物、酒等,接下来5年他把文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所有大学科的书都深读了一遍。再后来的2年,他只读福音书,最后3年时他什么都读。
最戏剧性的高潮在15年后,约定时间到来的前一天夜晚,银行家就想悄悄杀掉律师了,可能这时他已债务缠身没了200万可以轻松支付给律师。而律师在睡着前自己留了封信,信上说他已看透人事云云,不打算让自己赢了赌约,想趁着约定时间提前逃跑,不要了200万。(信的内容值得一读。)
这个故事的创作动机真的值得想象,像是契诃夫心血来潮,想问问自己:如果一个人长期和外界隔离,专心于学问,他会怎么样?我会想到动机问题,其实也是因为我本人很期待长期地把自己隔离,看遍想看的书,学尽可学知识。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乔布斯呼吁年轻人对好奇和知识保持“饥渴”,正符合当下热血青年的念想。
而契诃夫也通过文学创作的推断得到了自己的答案:学尽天下可学,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时间地点等条件都允许。但是在写到小说高潮的结尾,一切都升华了,它不再是一个赌,不再是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的问题。
(二)答案
答案背离了动机,这也是文本存在实验性质的一个证明。一般赌约都要分胜负的,小说里的胜负模凌两可。银行家的赌死刑好过无期,看起来他不那么看中死,看重自由;律师则相反,律师年轻,所以赔上15年的时光他觉得无所谓,牺牲自由,只要能活着,最后能换来活着呀。
来看看结局。银行家为了钱,想要杀掉律师,确实连死都不怕,他潜意识里觉得贫穷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倒不如死了好,看起来并没有违背他的初衷;律师最后的选择也是很值得不同读者争议一番的,主动放弃200万,如果他早就凭借智慧预料到银行家想杀他,而为了自保提前逃跑,这种想法也并非不可能的呀。那这样,他的赌也并没有输掉,他躲过了自己的死刑,换取了生存。
表面上看,银行家最后不需要付出200万代价,银行家赢了。但是从律师主动认输以及两方对死刑所持的观点来说,这场赌又分不出输赢了,且最后律师可是站在“无期徒刑”的维护立场上实践的。
我妈对此有自己的观点,她分析年轻的律师为何会愿意花费15年时间将自由交给对方时,原因头头是道:
“律师就是年轻嘛,年轻人以为自己耗得起,只要还活着,15年后他拿到200万可不就重头再来东山再起了嘛,只要活着什么希望都有。银行家年龄偏大,又是生意人,生意人都图享受,当然不愿意无期徒刑了,没了钱宁愿死了算了。”
话糙理不糙,对立双方为何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打赌?母亲大人对这一问分析得很透彻。但我觉得还没打到蛇的七寸,还缺了点啥。
有问题,还是出在两人身上——15年后,或许银行家还是银行家,变化不大,律师却再也不是那个律师了,他估计成了一位哲学家。
这时,我们对小说的文本情节分析,就该转移为小说的思想层面价值分析了。
(三)作者意图
文学理论有2个术语,叫做“文本意图”和“作者意图”,在这篇小说中发生了冲突。文本意图争输赢,作者意图在讽刺。当然,“讽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们提出来的观点。大抵是,律师在15年里把人类文明文化都读了个遍,最后不屑一顾地跑掉了,律师自述的信件里称提前逃跑这个行为为:为了证明自己鄙视人类智慧和人世间的一切幸福、价值。看起来这是个人工智能会说的话。
这是一场未能持续到最后的赌约,打赌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转而走向另一个立场,律师已经不准备去输或者去赢,他看不起打赌后的结果。
那么,15年的埋头深造对律师来说,意义是什么?(或许解决了这个问题,作者意图就会自动浮现了。)
律师在书上把人类文明都学成了,金钱、赌约、名利地位瞬间就像消失了一样,他不再在乎。这听起来像21世纪的空心病,没有什么值得在乎,人世间的幸福、奋斗的价值都不及生死重要,看起来他更加映证了自己赌约里那个长期徒刑好过死刑的观点。我们是没有机会读遍所有的书的,这不可能,所以无法从经验上论证一个人读遍万卷书后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看过有些论文,说契诃夫给一个这样的结局是讽刺人生、讽刺人类文明,但是律师的出走留有一股深深的绝望、孤独。他仿佛事与愿违,原以为看遍丛书,从书里看到了世间万象,得到的会是丰富的心灵和丰满的人生阅历,可是他得到了虚空。比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更甚。
得出一个“空”的结论,我才不管对错。或许读者本人心中“空”,所以触目所及,四大皆空。也警醒自己,凡事不求量大,而求多重和多样,避免陷入孤独的境地。
(四)联系
在空和孤独的命题被提出后,容我再回到赌约一下: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也是讲打赌,上帝和魔鬼的赌约,在浮士德说出“我真满足啊,请暂停吧”这句话后,魔鬼带走了他的灵魂,可是他的灵魂后来又被上帝的仆人带到了天堂。
又一次违背赌约的打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