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其它修辞方式进行扩大夸张的形式。
(1)……(王夫人)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红楼梦》第六回)【用“寒毛”与“腰”的差别来说明贾府的荣华富贵和刘姥姥这样农家的贫寒困苦,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恰如其分,封建社会贫富差别之悬殊可见一斑。所以“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虽是夸张语言,却不给人以夸张的感觉,自然道出,妙趣天成,既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又揭示了贾府的赫赫威势。】
(2)弟拟中秋返省,饼圆似月,藕大如船,三五良辰,何堪虚度?不知足下亦作思归之计否?(许思湄《复钱绳兹》)【“饼圆似月”、“藕大如船”——仕途游子适逢中秋佳节,看到饼、藕自然会作如上比喻和夸大。圆月象征着团聚,船儿可载人归乡,夸张的手法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格外优美动人。】
(3)山歌手对歌对到狂热时会忘掉一切,谁也不服谁,把空气都能唱燃。(梁信《龙虎风云记》)【把空气当作易燃物质,这是拟物,“唱燃”是在拟物基础上对“对歌炽热气氛”的夸张。这种描写看似有悖真实原则,其实却正符合艺术的逻辑。歌手的激昂情绪,对歌时的狂热气氛,在夸张的描写中,得到生动、形象、入情入理的展现。】
(4)肚子瘪得贴到了背脊骨,喉咙都要伸出手。(古华《芙蓉镇》)【用极富夸张色彩的语言,夸张和拟人兼用的手法,写出了处在饥饿状态下的人那种独特感受:受屈的肠胃、咽喉对食物的强烈渴求,能够唤起人们如同身受般的感觉。】
(5)孙八气得像惹恼的小青蛤蟆一样,把脖子气得和肚子一般粗。(老舍《老张的哲学》)【用“把脖子气得和肚子一般粗”这种夸张的语言来表现盛怒,显然要比不借助修辞方法的普通词语有力、生动得多;尤其是用“小青蛤蟆”来比喻,使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孙八脸红脖涨、青筋暴露的样子。】
(6)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杨万里《竹枝词·过显济庙前石矶(其二)》)【“撑得篙头都是血”,是用借助夸张的手法来强调篙师生计的艰苦与悲惨。在诗人想象中,篙杆成了有知觉、有生命的东西,无疑已被视为篙师肢体的一部分了。当读者的想象和诗人的想象达到一致时,诗的意蕴也就显露出来了。】
(7)台柿大,火柿圆,绵柿味更甜。金灿灿,堆座火焰山。筐担沉,驴驮满,压得山路弯。运柿队,流条红山泉。(田真《柿乡秋色》)【柿乡的丰收,激发了诗人丰富的想象,诗人以“火焰山”、“压得山路弯”、“流条红山泉”等比喻和夸张,将“人”与“物”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动静辉映的柿乡秋色图。色彩明丽,语言欢快,洋溢着对生活热情歌颂与赞美的思想感情。】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用不尽的流水比喻“愁”之深、广、绵长,并非李煜首创,但此语出自这位绝代才人、薄命君王之口,情感却空前的深切、真挚。他用迢迢不断的春水,比喻沦为阶下囚后的满腔愁苦,夸张地写尽了寄人篱下的悲怨与惆怅。夸张和比喻修辞方法的使用增添了词的抒情力量,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9)她又进来,看我已把床整理好,点点头:“过得去。枕巾该洗了。”我说“才用了两个星期”,“短吗?”她讥讽地:“刮下的油能烙五张葱花饼了,——洗了!”毋庸置疑的命令口吻,她把我当成新兵蛋子了!我是什么人?(简嘉《女炊事班长》)【“刮下的油能烙五张葱花饼”无疑是将肮脏的头油比喻为能食用的油类,“烙五张葱花饼”之说,带有嘲讽色彩,却又点明了她的工作与身分。寥寥数语,生动、简洁、传神地刻画出一个严厉、能干的女炊事班长的形象。】
(10)鸿渐气得心头火直冒,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都烧红了。(钱钟书《围城》)【心头的火,炽热到“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都烧红了”,可以想象,这“火”是多么灼人,多么难以遏制!借助比喻和夸张相结合的修辞手法行文,描写人物的情态,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