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莫渡他人,克制住自己想要纠正他人的欲望,因为恰如其分的沉默,是生而为人最好的修养。
不争辩,克制住自己的好胜心,不管是赞美还是毁谤,都要保持不为所动的心态。因为每个人立场不同,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自然也不尽相同。
意见不同,不必互相说服,只需互相尊重;观点相悖,不必相互理解,只需互相包容。学会收起指点他人的手,不轻言、不妄评,给他人留一份体面,于己于人,都是一种慈悲。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活着,就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虽然他们四肢健全,头脑却早早就残疾了。
其实,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其本身就证明了一些东西,而当他想明白某些道理,再遇见些有趣的事,并敌得过世俗,那么一生就算是成功了。如若不然,他的日子,也算是过得太悲催了一些吧!
要知道,在这世间有些东西,原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明,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世界只是一个客体,它没有感情,也就无所谓好坏,而活在这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就像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但却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态度付出代价。只有那些没有态度、随波逐流的人,才能活得最安全。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性,所以不必什么都知道,只要知道最好的就够了。因为真理,永远指向虚无之境。而所谓的诗意,从不在远方,苟且亦不在眼前,它们都深存于自己的内心中。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真正的需求,大多与既不是天生,又不是必须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一个人内在越贫瘠,才会越需要外在的东西来填充,而内在丰富的人,则不会被身外之物所困扰。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我们的“自我”的投射,而自我意识则决定了自己能获得怎样的快乐。虽然说人生在世,是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但能把庸俗当成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他们会在寻常无聊的生活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发现一点不无聊的东西,在可有可无、可去可留,取舍之间找到适宜自己的平衡点,然后把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剔除了,剩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854421/f4cd36cb87ed556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