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用怎样的词汇去形容米国,站在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上,都不会过分。
虽然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然而米国的重要性,却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整体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不管是官方还是私下,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看法:我们终将取代米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我也是这么想的。
正是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对于米国的研究,就更凸现出来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米国从建国到现在也只有短短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了当仁不让的世界老大,里面肯定存在一些我们还不太清楚的特性,而对这些关键特性的发掘与研究,应该成为学界的历史重任。
普通人也应该了解这些内容。只有清楚的知道别人是怎样成长壮大的,才能让自己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能够更快更好的抵达彼岸。而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全体国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是社会迅速进步的前提。
我认为,作为普通人,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米国,这个《美国简史30讲》,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我大致在四天之内,累计用了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通读了一遍这个课程。计划从三个方面记录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作者的写作特点,近几年自己看书,开始关注起来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二是作者表达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是一家之言。
第三是我自己看完以后,针对米国的历史,形成的一些看法,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
有一个句式,作者几乎在所有的篇章开头,都做了运用。“那是不对的”、“那个说法是错误的”、“那样的看法不全对”、“那些观点虽然不算错但不是关键”,诸如此类的表达句式,贯穿了这个课程所有的章节。
我的第一感,认为这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写作方式。在每一讲的开端,先说出来常识性的一些观点,然后进行否定,肯定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然而也不能完全这样来评价作者,因为从每一讲后面给出的论据,似乎对以前一些观点进行否定,也确实有道理。
换个角度,我是没有资格这样进行评价的,因为我对米国历史没有任何研究——用“研究”两个字实际上抬高了自己,应该说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于作者提出的许多“客观事实”,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不过这样也好,我能够自始至终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不至于让自己陷入盲从的错误当中。
但是回过头来,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这还是挺不错的一个手法,在写类似文章的时候,可以作为参照。
作者一开始提出来米国内在的三个关键基因: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政治基因,清教徒精神奠定了宗教基因,各个州相对独立又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联邦基因。
一群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冒着生命危险横跨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其实有着不得已的成分。在欧洲大陆不得志,甚至被迫害,只好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当时英国政治制度的不足,所以一到美洲大陆,首先订立公约,强调人人平等,强调协商自治,同时期望自己强大起来以后能够在全世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代表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趋势。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借助美洲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首先自我发展壮大,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像作者说的把一手好牌打到极致,成为了米国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老大的先决条件。
具备了世界老大这样的实力以后,开始积极主动参与世界事务,并且能够始终把核心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抓住规则制定者这个牛鼻子,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最终借助两次世界大战,完成了终极大国的转换与崛起。
作者在回复学员留言的时候,非常明确的指出: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我们要想成为世界老大,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我对于作者的初心,持肯定态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实现振兴,要想引领世界潮流,需要的就是全民族、整个国家里面的所有人都具备这样的思想基础,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
看完课程,我想到两个观察历史的角度。一个是显微镜,从细节看过程,看结果,看作用。另一个是望远镜,要把历史镜头拉长,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长度,来看待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
在我的意识里,我得出了米国的出现与崛起是一种历史必然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拥有共同祖先,就是差不多一万年前的非洲智人。但是科学家也告诉我们,人类这一物种的出现,最少已经有了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同种类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经过不断演化,同时也经过了同类之间的残酷竞争,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比如说七万年前左右出现的尼安德特人,最终并没能占领这个世界,他们在非洲智人出现以后逐渐消失,最终彻底消亡。我们并不知道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过程中,现代智人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是从我们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进程中,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人类这个物种,不过是大自然中为了自身生存而不断自我进化自我清洗的一种生命体而已。从个体到种群,首先要拓宽自我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拓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大自然形成破坏,对别的生命种类进行迫害(残杀),也包括对“非我族类”的残害。
在具体事件发生的时候(比如米国南北战争死了75 万人),其惨烈是无法名状的,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惨烈,不过是整个国家进步不可或缺的一小步而已。
拉长时间轴线,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作者说,历史研究,就是要不断颠覆认知甚至颠覆客观事实的过程,我有了一点点的理解。
作者在最后一讲,对于米国历史画出来一个完整的时间轴线,方便了学员学习,同时还整理出来一批重要的参考书目,让有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事实”的学员方便深入学习,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这大概也是得到的一个特点吧,方便学员,成就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