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36-38读书笔记

《道德经》36-38读书笔记

作者: 小雨读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1-05-11 06:22 被阅读0次

    原文

    36.将欲歙(xi:一声)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想要收敛、合上,首先要打开、张开;想要减弱、削弱,则需先让它感觉强大;想要彻底废掉,则需让它登极高而跌极重;想要得到,则需先给与。这是微妙难察的智慧。怎么理解这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呢?就像鱼生活在水中,水都有边界,越过边界跳到岸上便是自取灭亡。同样道理,国家最重要的领导权术、最锋利最尖端的武装力量,就像宝剑在鞘中是不可轻易脱鞘而出的。

    理解:事物重视相辅相成的,好坏也重视相对而言的。就像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这就是物极必反。就像一个人和自己相处,要学会张弛有度,不能一直很强调努力,而不去放松。不能一直吃水煮,因为势必要带来的就是反弹或者身体健康的损伤。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懂得下沉、懂得积累。在现在这个社会,在与人相处时,想到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要辩个谁对谁错。所以有时候,适当的让步,以退为进,也未尝不可。

    原文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道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规则。能顺乎自然,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这样,“无为”就能产生比“有为”更好的结果。诸侯王若能坚守这个道理,万事万物、人民百姓就能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欲望、私心杂念膨胀时,得道的人将用朴实、厚道的理念来克制心中之贼。治理天下的人要做表率,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天下自会安定。

    理解:这里讲不欲以静,要少私寡欲,佛家有讲贪嗔痴慢疑都是欲望或者说是执念,老子给出的做法是静,宁静才能致远,静才能安。心安了,人才能好好的思考,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

    原文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ang:三声)臂而扔之。故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弃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

    理解:最高的是道,道是什么,是顺其自然,是见素抱朴。而德、仁、义这些,都是求什么得什么,而道正是因为不去求什么,才能够得到。要处其厚,要敦厚而不狡诈、尊重而不轻薄、要稳重而不轻浮。要处其实,做事要真正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方案来落实方案,以会议来传达会议。要做真正对人民、对单位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浮于表面,去过度的包装和宣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36-38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cf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