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传统文学,科幻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创造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是建立在一个与人类既有知识不同的基础之上的。纵观古今中外基于现实而创作的小说,更大程度上是将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集中化,夸张化,戏剧化。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祥子所经历的事情不知在多少车夫或其他职业的人身上发生过,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虽然荒诞,但是那些事件想必也是基于社会现实而创作,很可能就是一个小镇街角处的还原。但科幻小说不同,尽管大多也是在人类社会上,但他们创造了新的框架,他们从人类正在探索却没有摸清的规律中衍生自己的体系,每个人的都不同,每个走向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是通过科幻作品,作者将自己的世界观展现给读者,同时给予的还有启发。
浅修过竞赛课中的量子论,便感慨于其玄奥。现在看到足球一样大的电子,听到丁仪解释坍缩理论和观察者效应,觉得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又形象了一些。不过不太懂微观中电子的移动是一种概率分布,凭什么宏电子就可以长期存在于一个地方供人类捕获呢?大概这也能够给人以求知的动力,到底有没有宏粒子?有的话是什么样子的?没有的话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模型解释世界呢?
为了认识和解释世界,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方法论。有的人喜欢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的人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两种路没有对错快慢之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许这个世界的本源是简洁的,进而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物,从而显得复杂。我们的探索往往是通过复杂走到简单,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弯路。具体到个人的学习也是这样,从问题出发找出一堆方法,最后归到一个高度概括的体系中。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有了认识,人类就会走到应用。科技是不分军民的,而且两者往往是相互促进的,龙卷风那个就是民工军用的例子,至于军工民用更是数不胜数。林云在末尾道出她得到的教训:“那些可怕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落到你的同胞和亲人头上,落到你怀中婴儿娇嫩的肌肤上,而防止这事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抢在敌人或潜在的敌人前面把它造出来。”说到底,无论战争还是和平,都是手段而非目的,制造武器的初衷也是为了减少本方伤亡,至于整个人类的影响是次要的,毕竟人是爱有差等,利益也有冲突。核弹虽然毁掉了两座城市,但也确实对二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大国全面战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于这本书的结尾我倒觉得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惧怕宏原子聚变把人类带回农业时代和惧拍原子弹毁掉地球大同小异,算不上是创新了。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是很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是这个时代给文学的馈赠,它让科学成为了文学作品的根基,通过人类对未知的确探索让故事充满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