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从哪里来?

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从哪里来?

作者: 闻美心 | 来源:发表于2022-12-04 03:25 被阅读0次

1、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是从哪里来的?

(1)要博览群书多阅读。

(2)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案例:沈从文将山水写的很真实。《边城》“虎耳草在湖边随风摆着”,他批注不宜这样说,虎耳草如苔藓,紧贴台阶,大风也不会随风摆。

齐白石先生从小喜欢钓鱼捞虾,他的虾画的栩栩如生。齐张二人都是徐悲鸿的私交,有一天徐悲鸿组局,邀请了齐张二人到家里雅集,据说这还是齐张二人第一次会面。碰面之后,张大千就向齐白石行晚辈之礼,因为齐比张的年龄要大了三十多,而齐白石呢也很谦逊,坚持要和张大千以兄弟相称。感动之余张大千就提出要送一幅画给齐白石,顺便请齐兄指正,不一会儿他就画了一幅《蝉》,结果齐白石接过来一看就皱了皱眉,说仁弟呀,你这画得不对。张大千心里一下就不高兴了,还从来没人说过自己画得不对呢?齐白石就说,你画蝉的时候要注意把蝉头画成朝上,因为没有蝉是头朝下的。张大千一开始还不服气,后来等到夏天亲自去看了很多树上的蝉才发现,原来齐白石说的是真的。

(3)求真精神比任何想象更为重要。

《罗布泊的孩子》内容简介:遥远的罗布泊沙漠深处,有个名叫“马兰”的地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中国一代科学家从事核试验的秘密基地。作家徐鲁应邀深入罗布泊马兰基地、当年的核试验研究所所在地红山,以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心现场,采访过许多从事过核试验的科学家,以及在马兰基地小学、中学里长大的孩子们。他们被称为“罗布泊的孩子”。徐鲁的长篇少年小说新作《罗布泊的孩子》,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他们眼中的爸爸、妈妈那一代科学家,如何在罗布泊那片沙漠和荒原上,为了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心甘情愿地隐姓埋名一辈子,终于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惊天动地、横空出世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故乡是多山的丘陵地貌,生长在河边,茶叶丛中的乌桕树每逢深秋临霜时节,染红一片青山绿水,给偏僻的山乡带来一道亮丽风景。乌桕树为什么长在河边?乌桕树长在河边,好像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用处,它能给河里的鱼儿治病。不知是乌桕的树汁还是叶子,或是果实里,含有某种药性,树叶飘下来,果实落下来,掉进河水里,鱼儿吃到了,就不会得病。

2、为什么说大部分孩子写现实故事就不一定能写得好?

(1)阅读视野太单一、太狭窄。

(2)读了太多的虚构作品。

(3)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关注、观察和发现。

(4)过于情绪化和文学化,缺少理性、智慧和精准的洞察力。

相关文章

  • 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从哪里来?

    1、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是从哪里来的? (1)要博览群书多阅读。 (2)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案例:沈从文将山水写的...

  •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和灵魂

    《散文写作教程》学习笔记之二 真实不是散文的写作技巧,但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和灵魂。不真实的散文如同行尸走肉。 什么是...

  • 需要什么

    肚子饿了, 需要吃饭; 米饭从哪里来? 需要稻谷; 稻谷从哪里来? 需要种子; 种子从哪里来? 需要果实; 果实哪...

  • 专家点评

    散文没有边际 散文强调真实,小说崇尚虚构(不是崇尚,是必须) 散文的真实是内心的真实 散文必须关注作者——作者的所...

  • 不确定的东西总是太多,我们祈祷美好

    大家都在讲故事,经常我们分不清哪是真实的生活,哪是故事。 久了,我们甚至不大清楚哪是真实的自己的,在真实和虚构之间...

  • 2018-06-30《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

    《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QQ332125528 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

  • 2020-09-09-最近计划

    英语方面: 练习单词拼写的准确性,从 typing test 开始。保证准确性,每天抽早上和午休的半小时的时间去练...

  • 本心社《你的能量从哪而里来》

    今天听了卢佳老师的个人经历分享,知道命运是可以扭转的。也突然之间醒悟的到,自己内心的矛盾,内心的不平衡,一切都是自...

  • 真实性和时效性——孰轻孰重?

    真实性和时效性孰轻孰重? 记得初二的时候,学过毛泽东的通讯报告,好像说是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几个月之前...

  • 如何过滤freebayes得到原始vcf文件

    变异检测算法的核心就是从尽可能找到真实的变异,降低假阳性。尽管目前测序仪器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9.999%,似乎很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的真实和准确性从哪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fj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