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管理》在亚马逊管理类图书中排名第一,作者是个很牛的人,也有很多牛人给了极高的赞誉,其中心观点是先行动后思考,主体阐述一个道理,就是人先习得领导的行为,才会有领导的思维视角。个人感觉并不尽然。
先看看书的主要观点:
换句话说,我们要先在行为上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而后才会像领导者一样去思考。
个人观点:
1、可取之处:作为一种求异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逆向思想,这是一个途径。但是从逻辑关系来讲,是不通的。
2、名家之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来看,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论指出,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脑是人行动的控制中枢。
3、俗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为什么要去像领导一样做事?动力在哪里?这种想法的源头是什么?还是内心需求的渴望导致的改变。本源是自己想成为一个领导,所以思考着怎么成为领导,然后决定从模仿行为入手。如若没有这个思考的前提,只能是简单的机械模仿。这又成了动物原始的本能。简单的机械模仿并不能导致深入思考,也就不会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灵魂和附着灵魂的行事风格,可能会获取成就和名声,但是能走多远,能有多大创新,这点值得探讨。是不是就会一直处在模仿之中呢? 因此,单纯的强调行为导致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是僵硬的,呆板的,机械的,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的。我觉得正确的模式应该是,看到榜样典型,内心得到激励感,评比感,从来渴望获取类似的成就,由此产生奋斗的动力。于是先进行简单的形式模仿。在模仿中逐渐领悟形式背后的思考模式和真正的领导思维,然后固化这一行为。在模仿固化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领悟,反省提升,得出自己的心得,内化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然后在思维模式的加工下,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创新。从而越走越远。
其他辩驳之处举例:
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韦克(Karl Weick)将其简述为:“我何以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了什么以后才能知道。”
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比如一个单位利用创新驱动效益,在年终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单位的成绩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我们看到的是最终的结果,是量变之后质变的外在显示,等我们看到成绩时,创新驱动早已完成。也就是说此刻的行为反映了此刻的思维与想法,但是此刻的思维与想法在这些行为明确化以前早已发生悄然变化,这个变化是以不易觉察的方式发生的渐变的过程。我们看不到量变,只能看到质变后的表象。所以,不能说行为就变成了在前。
研究者们必然会发现,一个高效优秀的领导者一定具有以下几点特质:有高度的自知之明,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还要是一个真实可靠之人,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领导者成长发展的过程。
传记怎么讲?是不是在研究一个人是如何成长发展的呢?
文中这种BUG很多。这类问题有点类似鸡蛋挑骨头。但是,却也偏证了本书的不严谨性。
结论:从文中的主体论述可以感觉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想当一个领导,就要先像领导一样行事,然后在这种行事方式中,进一步养成领导思维。所以,如果名字变为《行为促进思维》可能更为贴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