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6学习感悟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原 句 译 文
17.2 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原 句 译 文
17.3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原 句 译 文
17.4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管弦和歌唱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学习感悟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大家非常的熟悉,他入选了《三字经》,这句话和《刻意练习》的主题一致,《刻意练习》提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的人,像莫扎特,这些看起来是天才的人,实际上也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而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特别喜欢强调先天的优势。
正常人的智商差别不大,天资禀赋是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修行,慢慢的会让不同的人拉开差距,习不仅仅是学习,还是接触,练习和熏陶。
家长能够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知识至关的重要。
如果父母没有过高的知识,那请做到最基础的和孩子好好说话,《父母的语言》能够给出一些方式方法。
每个人所接收的信息,每天练习的内容,每天被熏陶的范围,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但是我们要更多的相信能力的获得是后天的训练和努力的结果,而不简单的归结为天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