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清照和她的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她文采斐然,妙笔生花,堪称婉约派的一代词宗。
虽说她的诗、词、文深得人心,且著有《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但我认为她写词的目地并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自己的生命找一个合适的出口。
人是情感的动物,有自己感受到的愉悦与惆怅,顿悟与思索,那么就需要表达。或欢歌曼舞,或挥翰临池,或高谈阔论,当然亦可以奋笔疾书。
众所周知,李清照生于北宋末期,她七十二年的人生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惊世骇俗。她前半生的家境优渥、美满幸福与她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孤独终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其词风亦迥然不同。从天真烂漫到“两处闲愁”,从“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到“凄凄惨惨戚戚”。
如果可以穿越到一千年前的宋朝,我很想拜访一下她。我猜她未必有沉鱼落雁之貌,但定有兰心蕙性之质。虽然见之,定生“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的羞愧,我也丝毫不在意。我就是想亲眼见识一下,她有怎样的生花妙笔,因为她的有些词太美!太美!“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我已然陶醉在她的词里了。
少女的幸福时代她用这样词表达尽情游乐的快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得一滩鸥鹭。《如梦令》
用这样的词表达少女的调皮、差涩: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她与志趣相投的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之际,她用这样的词表达娇羞的幸福感: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由于双方父亲政见相左,在父亲李格非丢掉乌纱帽,被迫远走他乡时,自己请求公公施以援手,却只得到其冷眼旁观。她坦率而言:“炙手可热心可寒”。
在她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岁月里,她用这样的词表达相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重阳》
公元1121年,李清照38岁,终于与在山东莱州担任知州的丈夫团聚,但等来的却不是花好月圆。她没能为赵家生育子嗣,本已感到深深的忧愁与不安,再加上赵明诚有意无意的冷落,蓄养待妾与歌伎,她心境的凄楚可想而知。她只能用笔来表达,让惆怅有一个出口。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感怀》
公元1127年,北宋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攻占了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押往金国为奴,北宋灭亡,这就是著名的“靖康耻”。康王赵构继位,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南宋朝延懦弱无能,弃黎民百姓于不顾,一味逃窜。李清照作了一首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诗,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生不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宋高宗绍兴三年五月,朝廷派两个很重的使者出使金国,探视被掳去的“两帝” ,身为女子的李清照不能抛头露面为他们送行,但她写了两首诗来称赞他们有如荆轲刺秦王一样的壮怀激烈: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惧感泣……
李清照经历了国家沦丧的耻辱,经历了文物丧失的痛苦,经历丈夫暴病早逝的悲痛欲绝,还经历了再婚被骗又离婚的不堪。重重打击后,她就像一片在凄风苦雨中飘零的树叶,落入了自己的晚年。她没有孩子,没有亲戚,可怕的孤独时刻折磨着她。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所幸,她还有手中的笔,看着爱人留下的《金石录》,无数美好的亦或是酸楚的回忆涌上心头。苦难会使人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抵达至更高的思想境界。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于是在她的晚年反而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其中那着著名的《声声慢》,是词人艺术感染力表现最集中的一首佳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相信,当易安居士写完这首词之后,她郁结的怅惘与孤独已经得到了某种渲泄,有所释怀了。她轻抚着这字字珠肌,闻着悠悠墨香,一种快慰感定能油然而生,聊以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