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词里是心情,词外是性情—辛弃疾《贺新郎》

词里是心情,词外是性情—辛弃疾《贺新郎》

作者: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22:58 被阅读0次

歪解诗词2.0(100/002)

贺新郎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六十多岁的辛弃疾罢职赋闲在家,作为一个拥有超强创造力的词人,他写词就像发朋友圈一样,而且是那种刷屏类型的创作频率。

我们写文可能会文思枯竭,也可能会找不到可以写的对象或素材,辛弃疾不会,因为他的素材就是他的生活和情绪的所有细节。这不,他已经把自家瓢泉别墅里所有的园子、亭台、楼阁都写过词了,而且都是用的同一首词牌—《贺新郎》。这么看来,或许辛弃疾也有一点强迫症。

这一天,辛弃疾偶然到“停云堂”小坐,一时间被这里的水声、山色迷住了,蓦然发现自家别墅竟有如此美景。他在堂中喝酒,从东窗里看山,又想起陶渊明的《停云》诗,那是思念亲友的诗,继而他想到自己已过花甲,这一生交游虽多,最后能成为真正朋友又有几个呢?想自己少年英勇、一生豪放,若是那些狂放的古人见了我这样的人物该是多么赞赏,若是我能和他们同时,一起云飞风起大展宏图又是多么畅快,只是可惜啊可惜,知我懂我的也就两三个人罢了。

借着这样的思绪,辛弃疾放下杯中酒,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贺新郎》。

不久之后,辛弃疾宴饮宾客,他每次请人吃饭,都喜欢让歌姬出来给客人唱自己新作的词。这次宴会就把这首《贺新郎》拿出来唱了。他自己特地吟诵其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句,然后拍着大腿哈哈大笑,问左右宾客这些句子怎么样,大家一致交口称赞。他一高兴又作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句,他便挨个问宾客这些句子哪里有不好的地方,一定要人家说出个一二三来,要是宾客说得不称他的心意,他就不搭人家茬,摇着羽扇接着问下一个人。有个来赴宴的年轻人胆子比较大,就说《贺新郎》虽然豪气干云,但是首尾的警句有点相似,《永遇乐》里面,用典有点多。他觉得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于是接下来好几个月他都在琢磨改这两首词。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这个老头,晚年生活其实还是很闲适的,他应该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住着很大的别墅,没事儿宴请一下宾客。同时呢,他也是个爱较真儿的老人,不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打磨,精益求精,只是或许他已经写得太好了,即使经过一次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挑刺儿,他埋头苦改数月,我们今天看到的关键字句与相关史书的记载并没有不同。

所以读诗词,读的不仅是作者彼时彼刻的心情,更读的是作者贯穿一生的性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里是心情,词外是性情—辛弃疾《贺新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lz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