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wy姐说,为了促进写作,加入了一个打卡群,每天要完成作业。可是到了那个点儿,人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硬挤着写了不知所云的几百字。
结果,过了那个点儿,人又完全精神得睡不着了。于是,熬到很晚才睡,早晨偏偏还是老时间就醒,睡得太少,精神就不好,平时用来锻炼的时间,也就那样浑浑噩噩地捱过去了。她觉得这样反而浪费了时间。
我留了个赞,这感受恐怕是大部分日更或者打卡的人都有的吧?我经常怀疑日更或者打卡的意义,没什么可写的时候就这样水过去,也许表达会变得流畅一点,谈不上有深刻的意义。
wy姐平时也坚持写作,读完一本书必写书评,有的书评写得非常出彩,日更是想让自己更勤奋地练习,没想到一旦变成作业后立刻水了起来。这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因为sy的热情邀约,我来到了狗血故事文的小群,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进来的,是看到sy通过的稿子后,觉得也许可以试一下,说实话,我对狗血故事文是有些抗拒的。
没想到,编辑人很好,很有趣,给的大纲确实足够狗血,我这样想象力贫乏的人,如果没有这些剧情的碰撞,恐怕脑袋想破也写不出那样的大纲,而且她人很好,只要交稿,她就会给点评,催稿也很清新可爱。
我实在很怕动不动丢下来碗鸡汤或鸡血,让你感觉自己不配做个人。人生苦短,要庆幸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不要搞这种pua,苟且有苟且的一生,谁也不知道别人背后的故事。
认同一个观点。大师和小白的差距不是判断力的差别,因为最身经百战的神枪手也只有最高80%的准确率,拉开距离的是纠错的能力。纠错其实是个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认知、勇气和行动力几方面的统一,是从不断的实践中习得的。
人在挫折中,最容易失去信心。在顺境中,最容易得意忘形。物极必反,说的是要有一点逆向思维,要跳出眼下的境遇多思考几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