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女儿写字,书看了大半。
最令我感动或者敬畏的是这次“苦孩子”他们面对苦难的坦然和释然。
他们没有去扩大夸张,也没有回避退缩,就是一种淡淡的口吻去述说,去反观自己过去20年甚至30年的成长,有些人甚至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种摸爬式成长的背后往往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敬畏。
其中有个两次被借调到财政局一次被借调到教育局最终选择回乡下做老师的2014届毕业生说:“即使改变不了孩子的人生,至少也可以给他一些正面影响。”
这些引起了一直想着成为部份孩子人生中的“好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正向生长或者至少不继续长歪的我的强烈共鸣,还多了一分反思和动力。看,别人在那么偏僻的地方物质条件如此之差的情况下尚能做到,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期待后面的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7943/39ce2b1cdc830d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