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业规划的书籍,都告诉我们,找工作的时候,要找自己热爱的事情,也就是你的工作要和你热爱的事情联系起来。如果你还没找到,那就继续找,直到找到为止。
但有本书叫《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作者不同意这个看法,他在书里说,如果你去观察身边那些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发现绝大部分人,都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职业上的激情是稀缺的。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调查了539名大学生,问他们是不是有激情?如果有,都是哪方面的激情?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84%的人觉得自己有激情。但在这些激情中,只有不到4%的激情是和工作或者教育有关,其他96%的激情,都是一些爱好或者兴趣。这说明,对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来说,大部分人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找工作。
其次,激情是需要时间的。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一直在研究人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的。她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是不是热爱他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和这个人的工作时间有关。换句话说,工作时间越长的人,越有可能爱上自己的工作。
研究还表明,激情其实是精通的副产品。那些觉得自己工作很快乐,也很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通过激情找到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工作了很长时间,并且很擅长自己的工作的人。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有很丰富的经验,处理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游刃有余,你的工作表现也会更出色。同时,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工作给别人带来的好处,这些都会让你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满足感。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激情思维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你老是想着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在工作的时候,就会过分关注你不喜欢的事情,这样你就会长期处于一种不幸福的状态,尤其是对那些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被分配到的可能都是一些你不喜欢做的琐事,这时候如果你说“我要去改变世界,我要追求梦想”,面对一堆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你就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另外,还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一个人很难确定自己到底真正热爱什么,如果一件事情没有确定答案,对选职业的参考价值也就不大了。
那如果激情思维不管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工匠思维。工匠思维的意思是说,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只关注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而要多关注你的产出给工作带来的价值。当面对事业中的挫折时,工匠思维的应对方法,是积累时间,是磨练。你要专注于训练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去找激情。总之,作者认为,“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当你采用工匠思维工作的时候,激情就会随之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