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简直是说我娃。加深了我对我娃某段经历的理解)我们有强烈的归属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能力感保持平衡,就会带来深深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感觉与他人有联结,自由,以及有能力。排斥伤害和社会性疼痛非常尖锐,远超出那些不受排斥的人的想象。排斥伤害对焦虑的人群来说最持久。被排斥的经历会导致人们无意识中增加对他人行为的模仿,以此建立与他人的联系。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即生活轨迹相交频率高。相互关注。曝光度。信仰和价值观的一致。外表吸引力。匹配。婚姻中,夫妻相似性越大,就越幸福。
喜欢通常是相互的。一点点不确定性更容易让人燃起渴望。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
频繁的赞扬可能会失去价值。如果赞美违背了事实,我们就不会尊重这个奉承者。
——(这个确实比较像我和队友)相互理想化的伴侣过得最开心。对伴侣怀着“积极偏见”。对婚姻最满意的夫妇,遇到问题时并不马上批评或指责对方,也不会马上追究到底是谁的错。真诚营造两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很重要,假定对方天性善良也很重要。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即相伴之爱,是一种社会性依恋。
你和你的伴侣在感情中得到的应该和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彼此要交换馈赠,这称为吸引的公平。两个人都觉得,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双方越是感到彼此在爱情中是公平的,越能深切而正确的了解彼此,越能享受持久的爱情。
真正的友谊是,在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帮助朋友。幸福的夫妻不会计较自己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如果亲密关系立即产生,那么这个人会显得不谨慎、不可靠。合适的亲密关系发展过程像跳舞: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点,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回应。
——刻板印象。我们会认为其他群体能干,或者亲切,但一般不会兼而有之。“德国人喜欢意大利人,但不佩服他们。意大利人佩服德国人,但不喜欢他们”(P316)。
权威人格:不能容忍软弱,具有惩罚性,服从内部权威。权威人格的个体有不安全感,关注权力地位,非对即错,难以忍受模糊性,倾向于服从权力比自己大的人,攻击或惩罚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
——偏见。
攻击与挫折:替罪羊理论。
社会同一性: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人们会通过认同某群体来获得自尊。获得肯定时,会对外群体做出积极评价;自尊受威胁时,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P326)。群体服务偏差。
公正世界现象:贬低不幸者,是因为人们需要相信,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将好运与美德联系起来,而得到报应的是坏人。遭受痛苦越多,人们越是不喜欢受害者。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公正世界现象”低估了不可控因素。指责受害者源于公认的假设: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
黑人和拉美人寻求尊重,希望被看做有能力的;白人寻求欣赏,希望被看做有道德的。
——攻击。敌意性攻击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把伤害做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外群体尤其容易成为攻击的替罪羊。挫折感来源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挫折感 最强的不是贫民,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生活方式。真正挫折感强的是向往中上层生活的中产阶级。
表达敌意导致了更多敌意。贬低受害者使进一步的攻击合理化。
——分离是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个事件。
痛苦和争吵并不预示离婚。真正的危机是冷漠,无助和希望破灭。
——透明错觉。
——过度辩护效应。反馈过度反而会使个体将行为归因为外部奖励,而非内在动机。奖励人们本该做的事,会削弱其内在动机。
——公地悲剧。当一种资源未获得明确分配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消耗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