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雨。细雨蒙蒙,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烟雨寄托了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细雨绵绵,愁也弥漫。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
(2)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盏残灯,光线昏昏沉沉,照着背影,投映在墙壁上;只听到夜雨萧萧,敲打着门窗。耿耿:微微的光明。萧萧:风声。描写了女主人公独宿空房被幽闭的痛苦,用残灯、壁影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衬托出女子孤凄的心境。】
(3)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白石《点绛唇》)【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此句写黄昏欲雨的景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青山神态与情感,饶有生趣,青峰之苦,正体现词人心中的苦闷惆怅。】
(4)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传来子规的声声啼叫。萧萧:形容雨声。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此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唤起了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触动了爱悦自然、执著人生的情怀。】
(5)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勾起我心中无限的忧愁。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云外:指遥远的地方。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处诗人用以象征愁心。此句语言雅洁,感慨深沉,表现出词人内心深重的愁恨与感慨。】
(6)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秋凉如水,烂醉似泥,困卧不起,风雨凄凄,既造成了清冷的气氛,又突出了作者的苦闷,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7)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诗人所见之景,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都表现了内心的凄黯孤寂。】
(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诗人在秋雨时节送别好友的情景,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蕴含着诗人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2.微雨。往往是喜雨,与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1)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韦应物《幽居》)【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2)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苏轼《浣溪沙》)【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逄里迸透。"】
(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山原:山陵和原野。川:河流。子规:鸟名,杜鹃鸟。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形象地描绘出雨丝之纤细、轻柔,塑造了一个悠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意。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