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衣衫褴褛的迪克》,说迪克人物塑造得不合理面及其影响

读《衣衫褴褛的迪克》,说迪克人物塑造得不合理面及其影响

作者: 卡洛琳还是卡罗兰 | 来源:发表于2022-03-28 14:18 被阅读0次

    《衣衫褴褛的迪克》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书,不过,它也吸引了很多成年读者。初读此书,我找到了一种存在于很久远的阅读愉悦感。那是当我和我的同年人都还很小的时候,当时的娱乐行业不仅不发达,简直可以说是落后了。我偶然间在旧的杂物箱中找到一本关于杨家将故事的书,那书里的纸张已经发黄,也散发着一股浓烈的发潮的气味。在今天看来,那书的封皮设计得不算精致,可于当时的我而言,却是不曾企及的美学体验。其中的故事,更是精妙绝伦,顾不上吃饭喝水也要读。读《衣衫褴褛的迪克》就让我重温了这般的阅读体验。 

      在作者的笔下,迪克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历了很多奇遇——有来自纽约街头五花八门的骗术,有落魄少年之间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感人情节,还有不速之客给主人公们带来的麻烦,等等。从这些故事,我们读到了迪克的机智、幽默,还有他的努力进取、勇敢和善良。相信这些都让读过迪克的人爱不释手。当然,我们不仅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奇遇,同时,也见证迪克是如何从一个思想和生活都浑浑噩噩的擦鞋匠,成长为一名有志向,并将志向付诸实践、还取得一点成就的少年。 

      不过,周围很多读过此书的人都表示,迪克的人物设定太脱离现实了(尽管迪克是有生活原型的)——在现实生活中,哪儿有几个人像迪克般幸运,既有一颗聪明的脑袋,能遇到了各色有能力、又有善心的”贵人“相助?这种质疑之声大有鼎沸之势。 

      我基本同意该观点。但我并不认为这是该书主要的矛盾点。毕竟,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书,其内容有些理想主义和富有想象力是可以被理解的;再者,它创作于19世纪末叶。相信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海桑田,发生改变的不仅是人的生活方式,就连作家的写作风格与读者阅读认知,也存在相当的差别。相较于这一点几乎所有读者都能发现的漏洞,我认为本书存在令一个不为人所熟知、但致命的逻辑缺失,是作者对迪克人物形象设计,他太过完美,以至于成为我整个阅读过程最大的心理障碍。 

      可能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在故事的开始,我们明明读到迪克是一个爱捉弄人、生活奢侈浪费的孩子,又在小小的年纪养成抽烟和赌博的坏习惯,怎么说他的人物形象是完美的呢?我说的“不完美”,恰恰是他在故事中表现的“完美”。迪克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但他自始至终从不偷东西,他对此十分坚定。从故事的角度理解他这种性格品质,完全没有任何异议。如果,我们把迪克当成一名真实生活在纽约的擦鞋匠、一个站在我面前,活灵活现的少年,那么我的这点质疑便合理了。 

      在缺少任何对迪克是如何形成这一性格特征的背景说明的情况下,我都不相信现实生活中,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纽约城底层,见惯了欺诈和偷窃的懵懂少年,能自觉在思想和行为上都遵守着“不偷别人东西”的准则。这是何等的智慧和毅力才能做到,而我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有这样的智慧。 

      其实,要细说其中的道理并不难。大家只要想想自己,便可知道答案。我这么说,可不是无端将两个毫无相关的事物硬加以类比说明,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鬼谷子》有言曰”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解释这句话,可以将其理解为:如果要了解别人,需要从了解自己开始。 

      了解自己,我们便知道,想法是个说得明白,又有点理不清的东西。说完全是自己的吧,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扭转乾坤;说它是坚决的,改变时连自己的大吃一惊。可以说,我们的想法是在学习、历练和纠错中形成的,这部分认知的获得比较曲折,要经过建立、部分崩塌、再建立、再崩塌……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便是这个道理了。 

      我这么说,一定会有人反对,嗤之以鼻地想: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我清楚我的思想完全由自己做主!多年前,我和别人一起观看了一个关于人在面临紧急、危机时刻,身体会产生某些反应、以至于无法理性思考而做出疯狂举动的视频。当时,跟我一起看视频的人对此也是同样的态度。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就绝对不会让理性被感性颠覆思维。我时刻记着他说的话和他说这话时的状态,以便日后进行验证。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得到验证的机会,因为他是一个时刻将自己包裹在鸡蛋壳里的人。人生走过几十年,却连跌跌撞撞都不曾经历。他是否能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我不知道,但我却知道他与他父母三句话不投机便面红耳赤,恨不得将整个世界撕得稀巴烂。 

     那些抱有此态度,认为自己是被撇在人群之外的仙外来客,可以不受自然变化规律和人类群体的某些共同特征规律的约束。孔子说“学然后之不足”,对于未学却以为足的人,我又有什么可辩解的呢?之前读过一位老先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其准确的内容我记不大清楚了,大概的是说“中国人,你不讲,他什么都知道。你讲了,他反都不信了。”我愿意相信,无论是我的那位朋友,还是反对我在这篇文字中所述论点的人,他们打心底知道,也对那些道理明白得透彻。无论人们相信与否,都说冷暖自知,个人的生活终将自己过。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了解我们自己,再去构建迪克是如何拥有不偷盗如此强烈的道德意识,它应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但不完全等同于:迪克认为偷盗是不对的、迪克看到别人偷窃,开始蠢蠢欲动、迪克试着偷取他人物品、迪克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惩罚、迪克坚定了不偷东西的决心。 

      迪克善良、从不偷窃的品格值得人尊敬和学习。然而,抛弃年少迪克生活在纽约社会的底层,与坑蒙拐骗的人打交道的客观因素和迪克思想变化的主观因素,谈迪克的品格,会给读者留下怎么样的潜在信息?我想应该是这样:让某个信念和理想的实现的方式,应该坚持。“坚持”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坚持一段时间,人们坚持的就不是信念和理想了,而坚持一种想当然的途径(在迪克身上具体体现为光凭意志力维持他的道德感),忘了还有其他实现信念和理想的方法。 

      这个想法实际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就以教导孩子为例。很多大人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仅撂下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具体的故事,只一句话让小孩学习禹心无旁骛、认真做事的精神。很多孩子开始学得挺好,结果学着学着就崩了,后来干脆连大人的教诲都抛到脑后。 

        历史的全貌我们没法知晓,但依然可以从书中找到踪迹。根据《史记》的记载,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并不是因为太过于忙于治水,或为了割舍妨碍治水成功的情感干扰;原文写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意思大概是,禹的父亲因治水未成功而被诛杀,禹为此倍感焦虑;他生怕类似的事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为此,他劳身焦思,几次经过家门口都不敢回去。至于禹是如何成功的(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大人只说一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小孩子懂什么,他们把“大禹治水成功”等同于“三过家门而不入”不足为奇。治水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难道用一句“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总结了?拥有决心和意志力是好事,难道人真能够凭着一厢情愿而不理其他就能练就”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意志力么?这些小孩子是不知道的,起码我们大人应该懂得。 

       所有的批判都应该有个原则和方向,否则就变成盲目地宣泄个人不满情绪,无益于解决问题。从迪克的故事联系到实际生活,我举一反三得出自己的观点:人们不应该将坚持某一个原则和理想完全等同于坚持一个具体的、自以为是唯一能帮助达成原则和理想的方式。原则和理想很崇高,自然也允许实现它的途径。如果一条路行不通就换另一条,只坚持一种方式最终会让坚持变成了硬撑、甚至是死撑,那可不妙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衣衫褴褛的迪克》,说迪克人物塑造得不合理面及其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sp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