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感

作者: 艾玮炜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00:19 被阅读0次

近来,随着剧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锦绣未央抄袭的央视曝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作者唐七因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看客,这件事只能当作一场茶余饭后的谈资。众人为大风刮过鸣不平,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鉴于网上搜集的证据很全面,唐七的人品大家也清楚了很多,我也就不想多作评价,我谁都不认识。

为了映衬这个景,今天专门读了大风刮过的桃花债,她的其余书籍我还没看,也不懂这位作者的文风,只能拿桃花债说事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本人不才,读了不下五遍。高中极爱三生系列,被曝出抄袭我也是没想到的。

不过,为什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会比桃花债火呢?(当然我也不知道你们是否以前听过桃花债,可能是我狭隘了。只不过当时学校里朋友之间讨论的更多的是三生三世系列,也有可能和性取向有关吧,不过放在现在,也没什么。)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俗语,虽然总是用来投机取巧,但不得不说的是写作时我们经常与之邂逅。

“抄”什么?一抄模版,二抄思想。模版抄袭也只能说该作者欠缺火候,只能抄袭模式化的表现形式:照着别人的作品,换个时间线,换个人物名称,属上自己的名号。这种抄袭固然可恶,但是比不上思想上的抄袭来得登峰造极。思想上的抄袭则是一种蔑视“知识产权”的“剽窃”之风。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里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创作是一个独立思辨的过程。你读过的书,摘抄的语句,看过的满分作文,同学的优秀范文,只不过是你的素材积累,你可以拼凑成文,不过那只是一篇毫无生机的“死文”,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感悟,那都不能称之为创作。高中时候,很多朋友总是觉得自己写的和优秀作文差不多,为什么老师打的分一遍比一遍低?老师也是会看腻的,一个人创作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你写出类似的文章,老师必然联想到创作出这文章的人,自然而然有心理影响。

为什么“抄”?其实,抱有抄袭之心的作者无非两种:一为名,二为利。名利蔽之,才有了“抄抄”们的“前赴后继”。小说届如此,学术届亦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博士学术论文抄袭事件,学位撤销,导师连坐。我们看到的是表面的处罚,其实很多人早已开始对学术道德以及现在研究生博士生研究动力的深层思考。前不久决定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说过,如果不是真的想静心深造静心研究,那就别读了。刚听的时候不以为意,可是这么多天以来,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我觉得如果我无法保持对这份专业的热爱,我是不会坚持到最后的。

其实,无论小说届还是其他,抄不抄这还真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我们终将是位看客,只有轮到自己头上,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总之,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xv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