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睡午觉,宝宝要我陪她去厕所,我已经快睡着了,迷迷糊糊地不想去。没想到人家回来竟然把被子给我掀了!看我没反应,竟然拽头发,踩我,抓我。我真的很生气,第一打扰我睡觉,第二弄得我很疼。
* 真得搞不懂这孩子要做什么,是要我陪她么,可是我自己也有需求啊。我真得怒了,她又开始可怜兮兮地把头搁在我腿上,看样子是要抱抱。好吧,抱抱吧!
* 为啥要把两人都惹得不痛快了才要抱抱啊。好累。情绪好点了
* 顺手一开微信朋友圈,看到果果妈发圈说果果不睡那就学习吧。我心里就自动比较了,我就开始说宁宁,人家怎么样,你怎么样,把自己说得越来越委屈。
* 眼泪都流下来了,觉得宁宁不理解我(孤独感),觉得都是宁宁的问题(怪罪感),我已经开始定罪了。我自己又有点内疚(自责),觉得不该这样对孩子,看她自己铺床,很快就睡去了。
* 又觉得我在跟孩子吵架时,爸爸一直不出来,我自己内心又开始担心孩子爸爸怨我。
* 这些想法,念头是真得么。我担心孩子不睡午觉,那下午的钢琴试听课注意力就会不集中(未来);我后悔一上午时间学习都没开始(过去),下午还有时间学习么?这些念头是真得么?
* 我的情绪:担心,着急,后悔,生气,怪罪,自责,埋怨,都是我相信了我自己的念头。比如我认为宁宁不睡午觉下午精神就不好;我认为现在不赶紧睡,如果一会困了那就睡不了几分钟了;我认为一上午没学习,下午哪还有时间学习;我认为宁宁要我陪着她上厕所,就是无理取闹;我认为宁宁不学习就是她的问题;我认为我刚才发脾气会伤害孩子;我认为老公不管孩子…
* 我把上面的我认为都放真了。它们是真得么?不睡午觉也许也不会影响下午的钢琴课;现在不睡,一会再睡,那就少睡一会,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这只是一上午过去了,下午还有晚上呢,也可以学习啊,如果觉得这样太随意,那就做个周学习打卡记录;宁宁要我陪她,我知道她是在索爱,可以跟孩子好好商量;宁宁不学习也不完全是她的原因,也有我的原因,况且宁宁还是很爱学习的;刚才脾气发完就让它过去,流经吧,对以后有没有影响,谁知道呢,如果觉得这样发脾气对孩子不好,那我多多警觉;老公对我和孩子的互动不管,他是放任我信任我,还是啥,谁又知道呢?
* 所以,我并不是我认定的理由而烦恼。一切都是我在想,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果我放任我的念头,还产生相应的情绪,有可能会鸡飞狗跳,那我就像机器人一样,被小我思维牵着走,只会带来更大的恐惧不安。
* 我需要做的首先是不认同那些划过我脑海的念头,这些念头找上我,流经我是可以的,我可以做一个观者。如果我这个接收器没有在自觉中,那就很容易把这些念头纳入脑中,信以为真,产生情绪,那这个情绪一旦激活,会聚集更多同频的情绪,那将会不可避免地体验到。
* 所以,当这些个念头找上我,我只要问这是真得么?否认它,然后交托出去。比如说不睡午觉钢琴课就会打磕睡,这是真得吗?我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啊,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由着她吧,想睡就睡,剩下的事交给老天安排吧,我放手了。也许下午的试听课宁宁听得也很好呢!
* 结合吸引定律,我要的是下午宁宁的钢琴课精神百倍,专注地上课,遇到一个适合宁宁的老师。
* DFC 平安和喜悦是我们的基调,恐惧不安担心一定是我把小我给我的话当真了。
* 所以,无需自责,宁宁是被祝福的,她不会因为我的大吼抱怨生气哭泣而受伤的,一切的发生都是因我而来,同样道理,跟我纠缠在一起的,这件我大吼的事也是因宁宁而来,感谢宁宁配合妈妈一起又玩了一个当真的游戏。
* 妈妈在修行,给自己时间,给自己更多的发生,我们一起。
* 感恩这个发生,也感谢自己的这次舒缓,让我看清我的内心,成长就在生活中。
* 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