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缔观他人的痛苦,理解痛苦的根源,爱和理解的大门,自然而然大敞"
活着不是过日子,而是心境,告别复杂,回归简单。行已所爱,爱己所行。
引路靠贵人,走路靠自己。
成长靠经历,渡人先渡己。
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把生活调成自己喜欢的频道,一地杂乱,无需人知,且自从容。
“人"字无非就是一撇一捺,一撇写前半生的执着、追求,一捺写后半生的放下、释怀。
有位智者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活在这个世上,有痛苦有郁闷有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但是大部分的不开心,都是自找的。
真正能伤害得到你的没有别人,唯有你自己。
说到底,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无非就是想太多、放不下。
想太多,越想疑心越重,带来了很多没必要的烦恼,成年累月下来,必然会身心受损,百害而无一利。
心软是一个人的品质。电影《芳华》里的刘峰,就是因为心太软,常常不懂得怎样合理拒绝别人,因此三番两次地将自己置于费力不讨好的境地。
最终即便顾及了所有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却也没能换来别人的半点感恩心,
放不下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位禅师跟弟子讲课,课上,禅师轻轻地举起一根稻草,问面前的弟子们:“你们谁能举起这根稻草?”
“我可以。”
“我可以。”
“我也可以。”
……
弟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地举起来。
禅师听后,笑着继续问道:“那如果是举一整天呢?谁能做到?”
这下,弟子们想了想,都摇了摇头。
禅师慢慢地放下了手里的稻草,接着缓缓地说道:
“一根稻草很轻很轻,谁都举得起来,但谁也无法把这根稻草,举上一整天。”
弟子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人生中的那些小烦恼、小忧愁、小挫折和小得失,就像这一根根稻草。
如果及时放下,它们不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但若是将它们久久地搁在心头,既放不下,也忘不掉,这些小小的‘稻草’就会不断地堆积。
有一天,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变成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棵稻草。
不懂得放下的人,将自己陷入纠结和痛苦之中,寝食难安,郁郁寡欢,永远都过不好日子。
人生正像在喝一杯茶,端起来,放下去。
人的痛苦,都源于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不让自己苦苦执着,就不会忧心忡忡。
把执念放下,渐渐地离苦得乐,轻松自在的心境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尼采说人类痛苦的根源是:你遭受了痛苦,你也无须向人诉说,以求得同情。因为一个具备独特性的人,其痛苦也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的,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要做到则难,以致于一辈子都在寻找。
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使我们更强大。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人的痛苦,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执念
做纯粹的善人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
而那些你认为是恶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恶人。一个人能快乐地活着,至少说明这个人还不是纯粹的恶人。
虽然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恶心!
你应当看到,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
别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样开心;别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样难过。
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善人!而你现在的心是别人的财富和安乐超过自己就不高兴,这是嫉妒心。
嫉妒心是一种很恶的心,要坚决去除!要用随喜心代替嫉妒心!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超过别人,就自以为了不起,这是傲慢心。
傲慢高山,不生德水。
人一旦有了傲慢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熟视无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种种恶,从而改过迁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进步之门。
傲慢者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有自卑感。
一个人只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培养起虚怀若谷的胸怀,心甘情愿地永远将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安乐。
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
将种瓜认为是得豆的因,将种豆认作是得瓜的因,这是愚昧的表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随缘自在!
永远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却不要贪图或强求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这个人怎么会有痛苦呢?
因为我们的内心有种种恶,所以我们才有种种苦。
如果我们的内心无恶,怎么会有苦呢?
愿我们生生世世不离善知识,不离殊胜妙法,迅速断除内心的恶!
放下执念,培养觉察力
摆脱痛苦的根源。你所有的情绪愤怒比较分析,不安等等其实都是我们的思维观念创造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头脑有一个特点。喜欢活在过去或者未来甚至会创造一些景象让你沉浸在某一个情感情境当中。但是我们去认同这种感受和情境的时候痛苦就产生了。
比如说有一天晚上,你的老公回家晚了。你躺在床上想都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你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安,因为这个时候你认同了你的思维你的感受所以就像我们拥有了一台车一样,你是自己呢还是一台车呢。头脑其实是我们的工具,但很多人往往把这个工具,认同为是自己本身,于是痛苦就产生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训练你的觉察力,当你出现跟随头脑跟随你的这些情景幻想,去把自己带入一个纠缠当中的时候,即使跳出来你可以提醒自己,我不是我的头脑,头脑只是我的一个工具而已,不是我本身。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很多的情绪,很多的分析评判比较,我比她好了比他差了等等。所以就会自己创造很多痛苦。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去训练自己的觉察力,你就不再认同于头脑本身了,而是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加清晰地照见自己。这就是我们摆脱痛苦的直接方式。
可以开始去训练自己的意识,训练自己的觉察力,慢慢的你就不再认同于头脑。本身那你就会回到一个更加宽阔更加松弛的状态当中了。
执于错过会生过错,释怀错过便得开阔,旧有退散代表新生开始,旧有离场代表新生进场,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有舍才有进,就像轮子转动,你不舍掉前面的地,何来抵达后面的地。
转化执念,砥砺前行。求而不得的外界缺失,是本自具足的镜面对照。
内藏无价宝和玉,得玉何须外界寻?
跳出画地为牢,以观戏视角观己局
不妨将自己“摘”出来,以观众视角看看:
曾经于当下执念处收获光热与快乐,那么无须永恒占据,这份光热也会照亮你未来的山高路长。日后光芒万丈亦离不开每个过往的星星之火。
对方无心,剖析无用,对方有心,无须剖析。
佛家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
日子过着过着就会有答案,努力走着走着就会有温柔的着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