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庙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也成为了苏格拉底哲学信仰的宣言。从这句话开始,把先前哲学家重点关注自然的方向转回到关注人本身,这句话在如今其实可以换个说法——认知你自己。
思考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思考决定了我们的认知,也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这世界上的各种能力,比如,意志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判断力,情绪控制力,都是在大脑在思考后进行操作的,每一次小的思考和决断,都影响着我们的现状。认知我们的思考过程,了解我们那些所不知道的隐性逻辑,就是在认知自己,提升思考力,其目的不在于去研究科学,而是开放自己的头脑,通过切换思考模式突破自身局限,把生活过的更加有效。
德国的语言学家卡尔•诺顿今年出了这本新作《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列举了21个生活中常见的思考陷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了其背后的逻辑,列举了大量详实的案例佐证,且针对每一种思维陷阱,都提供了明确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卡尔同时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还当过演员也创过业。多重的身份,让他对于转换思考方式,探知人们行为背后的种种思考逻辑有了独到的见解。
人是怎么思考的
思考与两个重要因素息息相关,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信息,以及用来储存信息的缓存容量有多大。
1、处理信息——工作记忆区
《隐性逻辑》中提到,当我们一思考,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域供血量就会增加,那个区域就叫工作记忆区。工作记忆被视为是信息的短期记忆,这个部分并不像视觉区域负责图像信号那样有专门的功能,但它特殊在,能够协调大脑的个体,将多个单位信息形成一个整体。经研究,这个部分承担任务越多,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强。
2、增加容量——训练工作记忆
世人常说,朽木不可雕也,即认为蠢笨的人无药可救,难以成才。然而工作记忆是可以经过后天训练的,训练的越频繁越有规律,我们的工作记忆区容量就能得以扩展,去更好的思考问题。
思考问题有个前提,就是先理解问题并作出预测,说来也是奇了,我们做预测时都有着蜜汁自信,总觉得自己说的对,并且认为别人说的不对,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何破除认知自我的障碍
《隐性逻辑》中提到,人们喜欢不断验证自己的偏见,一旦大脑形成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现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将这个观点视为正确。人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信仰和固有思维模式束缚,因而无法接受新观点。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现象叫做“有效性错觉“。我们不愿承认自己预测能力有限,而倾向于构建和相信对过去的连贯叙述,也就是过去的认知与经验,这种对过去的错觉使我们对预测未来过于自信,且排斥其他观点。
从生理上讲,《隐性逻辑》中说,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因为这种思考方式能减少大脑思考,节省能量让大脑更省劲儿,所以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这让我我联想到了在生理层面,情感和理性的关系。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阿里奥在公司管理上独树一帜,他曾提到面对自己时要保持谦卑,这可以帮忙克服两个认知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自我。这里的自我含贬义,指的是被自己过度重视的那个自我。人的大脑有两派,一派是人的各种情感,这是由大脑的杏仁核区域负责,很大程度是潜意识的,例如一肚子饿就焦躁,一被批评就不高兴,一说话就害怕犯错等,这基本上已经是动物属性了。另一派则是理性,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域负责,对,就是之前说的工作记忆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质,如果我们真的是在追求真理,我们就应该让理性占主导,反过来讲如果只是想表现出来正确,那就是让感情占了主导。
自我正是这么一个很感情化的东西,他会给我们的心理建立一个防御机制,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所以你的本能就是总想强行辩驳,被人一批评就生气了,因为害怕复杂的东西,所以总想把问题简单化,这个出发点不是为了现实,而是为了“我我我我我”,这便是自我的障碍。
第二个障碍是盲点。不同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不一样,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想都没想到的。
这两个障碍放到一起,那么常常发生的情况就是你根据自己有限的视角做出一个什么判断,然后你就开始防守自己的判断,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怎么才能破解这认知障碍呢?《隐性逻辑》中给出了解决方法:
考虑所有初始因素
也就是要把问题中概括词的含义,那些必要条件都搞清楚,这个过程叫做启发法。
例如你的同事说,这个客户根本不可能签约,他们就不爱和咱们这种小公司签。那我们就要提问了,真的一次都没有?这个客户对接人是谁,为什么不爱签,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总爱把单一的经验解读理解为普遍原则,通过启发法对含糊笼统的信息关键词进行提问解读,可以理性的摆脱思考陷阱,在充分考虑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对自我意识保持批判的眼光
观点错误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能跳出自我的限制,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弱点才是高手,敢于质疑自己的观点,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这便是有开放性的头脑了。不过我另一个感触是,虽然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但也不用太把别人的建议都特当回事儿。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过去的很多经验会迅速过期,可能你周边的很多建议,不管是专家还是你的同事、上级,他们不一定是对的,时刻学习更新自己非常重要。
这本书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去看的,最终你都会开始把目光向内看,去质疑自己。我们其实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控制自己的思考与行动,这个世界也不是我们自以为的世界,我们今后仍会遇到更多的套路,可能仍会被一个个思考陷阱误导,但我们只要意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就能去审视自己不断设法解套。人生乐趣不也正在于此么,与天斗,与人斗,与自己斗,其乐无穷!
无戒365天写作训练营 第二天
文/皓银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