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昙花一现之后

昙花一现之后

作者: 往日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23:26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听流行歌曲的经历让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创作型的歌手往往在一炮而红之后,愈后出的专辑销量愈少,人们愈是说他们江郎才尽,而我感觉实情往往是相反的,是歌手们一直浸淫在音乐当中,欣赏水平自然比普通歌迷提高得快,他们的创作也就越来越曲高和寡。——《纸上卧游记》

余论1:

学生时代喜欢听流行音乐,也见过一些创作型歌手昙花一现之后迅速枯萎,但是,我认真听过一些他们后来的歌,并没有觉得这些歌真的差了,反而更值得回味,怎么就不能得到市场认同呢。

当时读书少,当然不会有作者这样的思考,但也没有随着大流,就放弃这些后来的音乐,偶尔打开云音乐,也会怀旧似地去重温。

无奈的是,这些人再也火不起来了,也鲜有新作品出现,仿佛王安石笔下的仲永,泯然众人矣。

后来见识多了(读书+去远方)才知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整个世界,准确说是现代世界。

江郎才尽的人,可能就是牺牲者,或许是他们不愿意同流合污吧。

然后在这本书里,又得到一个类似的结论,不是不愿同流合污,而是境界大有提升。

阅读趣味也是一样的道理。文学青年在上了一些年纪以后,在阅读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以后,欣赏趣味自然会和以前不同——以我的观察,很多人都会从感性审美转入理性审美,兴趣点从文学转向史学和哲学等等,所以他们在成熟之后写出的作品也往往因为缺乏感性色彩,兴趣点和普通读者不再能够产生共鸣而失去了以前的很多读者。

如果其中有人在成熟之后虽然有了更多的阅历、阅读和见识,却仍然不失年轻时的感性风格和文学青年的典型趣味,那么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大受欢迎的。——《纸上卧游记》

余论2:

确实,常年标榜自己爱读书,虽然读的书多是文学。

其实说文学也是自欺欺人,明明更多的是通俗小说,甚至是网络小说,经典文学少之又少。

近年意识到自己此处不足,便有意识地转移阅读方向,以前喜欢读历史小说,于是先往历史文化上转移,于是有了这五年读了几十本历史文化类书籍。

如作者所说,阅读量也上来了,趣味也更多转为理性审美,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有一点我相信,此时我的文章缺少感性色彩。

而下一个阶段,又在哪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昙花一现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cp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