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顶   是为了回家

登顶   是为了回家

作者: 杨莉萍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10:14 被阅读0次
    登顶   是为了回家

    翻开人类的极限高度的攀登史,便会感觉到一阵阵悲壮的气息向心头袭来,几乎每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顶上,都留有人类的足迹;几乎每一座8000米以上的冰峰下,也都长眠着攀登者的遗体。但是,人类的攀登精神永远都不会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有丝毫的减损,后来者依然会越过逝者的墓地、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进,真可谓:生命不息,攀登不止啊!

    登顶   是为了回家

      然而,随着愈来愈多的人加入到攀登者的行列之中,一个一直困扰登山界的两难抉择,也愈来愈不容回避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是登顶重要,还是生命宝贵?攀登精神,可以说是人类灵魂里一面不可或缺的伟大旗帜,但是,一个人的生命却也只有一次……

      1995年9月,一支由7人组成的登山小队,来到了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国外称其为K2)下的登山营地,队长是彼得•希拉里,他是人类登顶珠峰第一人希拉里的儿子,父子两人曾创造过一起登顶珠峰的纪录,有着丰富的攀登经验。其次,还有一个灵魂人物艾莉丝,曾在无氧的情况下成功登上珠峰。9月12日,登山小队攀到距峰顶已不到400米的地方了,K2已触手可及。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乌云开始凝聚,彼得知道,这是天气变坏的先兆,他果断下令:“立即撤退下山!”然而,却无人响应,特别是艾莉丝,更是坚定无比,如果冲顶成功,她就将成为世界上第5位登上K2的女性;放弃唾手可得的成功,太需要勇气了!面对这样的诱惑,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其余的5人向前冲去。看着他们6人向上登攀的背影,彼得只得独自一人下山而去。艾莉丝站到了巨峰之巅,然而,在下撤的过程中,狂暴的飓风无情地夺去了6人的生命。

    登顶   是为了回家

      彼得因为没有选择登顶而幸运地活了下来,谁能说他就是个懦夫呢?艾莉丝确实成了世界上第5位登上K2的女性,但是,由于她错误的选择,从而使其他5名队员的亲人对她充满怨恨,因为她在得到了明确的警告和下撤的命令后,依然固执己见,才酿成如此的悲剧。要知道,当彼得离开K2去与家人团聚的时候,33岁的艾莉丝给她的丈夫留下的两个孩子,却再也等不到母亲的归来了!这次山难,让人们对登顶与生命之间的抉择,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登顶   是为了回家

      设立于1991年的“金冰镐奖”,是登山界公认的奥斯卡奖,她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那些无畏的攀登者的最佳表现予以奖励。1995年的K2山难之后,人们便开始酝酿将赋予“攀登者的最佳表现”以更加现实的意义。1997年有人提议:“导致死亡的探险不应该获奖。一次完美的攀登应该以所有的成员安全回家收尾!”曾获得过金冰镐奖的登山家史蒂夫说:“我最喜欢的攀登,是‘完美的失败’攀登,面对不可克服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像彼得•希拉里那样能够理智地放弃、安全地回来。这样的攀登,带给我的经验和体会是最多的,因为山一直都在那里!能够全身而退,下次重新过来,这不是失败,而是完美的登山者经历!”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都是脆弱无比的;虽然攀登精神是永恒的,但是,人的生命却是短暂而又宝贵的,只有加倍地珍惜,才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岁月里,成就一个个伟大的攀登的壮举!终于,人们最后赋予了金冰镐奖这样的意义:“在攀登所传载的人类价值中,生是最高的价值。攀登使人们更加认清生命中那些本质的要素。但是,死亡永远都是失败!死亡不能被奖励,至多是吊唁。”虽然渴望挑战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我们却不能对攀登者的暴虎冯河式的勇敢和无畏盲目地喝彩!

      前不久,登山家兼企业家黄怒波在一次演讲中,谈了自己登山的经历和感悟。2009年5月,他第一次攀登珠峰,都已经到达了8700米的地方,峰顶就在眼前,但是,严重冻伤的手指失去了灵活性,理智的他选择了下撤,转身的一刹那他发誓说:“我还会再来的!”一年后的2010年5月,他真的又来了,并且登顶成功。演讲中他颇有感触地说:“登顶,是为了回家;踏上巅峰,是为了回归平凡;攀登的经历,会让我们更加明了,生命之于人,是最终极的享受!”他的这段话里,实质上,已经赋予了“攀登”二字更宽泛、更深广的内涵!

    登顶   是为了回家

      是啊,登顶,是为了回家!富于攀登精神的人生,应该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人生,唯有知道珍惜和尊重生命的人,才能更出色地去宏扬攀登精神!

    登顶   是为了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顶   是为了回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cw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