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互为表里,这个道理,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但现在反思过往,以前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认知层度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很好的运用,时刻牢记固护脾胃。
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知道保护脾胃很重要,但是实际生活中,都把自己的胃,当成牛胃用了,囫囵吞枣,食物在空腔内很少咀嚼充分就下咽,加重胃的蠕动负担;夏天阳气外泄,体内本来就比较寒,却喜欢狂吃冷饮,或者把成箱的冰啤往肚子里灌;或者一会冷一会烫,把胃当成钢铁来淬炼》;或者饮食没有规律,特别是不吃早饭,要知道胃经当令的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脾经当令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胃负责加工,脾负责输布,早晨起床以后,是人体最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中气不足,就会耗损元气,这个危害就大了......
很多时候,都知道某些不良行为或药食伤胃,但都把伤胃看成小事,认为胃刺激一下,问题不大。比如,很多药物的说明书都注明对胃肠有副作用,通常我们都认为治病要紧,就暂时委屈一下自己的胃吧,胃是水谷之海,为我们加工提供了一切生命所需的营养,而且每天都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着,我们却不把它当回事。
除了日常保养,中医还十分重视在治病用药的时候固护脾胃,所以历代最杰出的名医,如张仲景、李东垣、张介宾、黄元御等都十分强调在治病的时候,一定要诊察胃气是否充足,防止苦寒药物伤及脾胃,也就是祛邪不忘扶正,只要正气旺盛,正邪交锋中,外邪就会败下阵去,有时根本就不需要用药。西药讲是抵抗力强,很多病,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都自愈了,只给你留下了很多结节或囊肿。
比如张仲景治疗外感风寒的名方桂枝汤,只有桂枝、白芍、甘草、红枣、生姜五味药,只有桂枝是辛温散寒以攻邪的,白芍敛阴,大枣帮助白芍养营血,甘草去百药之毒,生姜佐桂枝以养胃,而且红枣、生姜都是最普通的食材。所以徐东皋特别指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以伤寒为名,却十分注重维护中土正气。
当下高发的糖尿病被西医认为是免疫系统疾病,西医的免疫力就是中医的正气,正气源自脾胃,因此中医将消渴症列为脾病,因此糖尿病实际上就是脾胃病,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养护脾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