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该吃什么,还穿什么,该上哪个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会有父母给我们安排好,可随着我们长大成年,总会有那么些时候,我们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比如是该继续学业还是该放弃学业?该在本行业深耕还是该转行?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该辞职?该继续这段关系还是该分手?
面对这样的选择,会让人很纠结。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浙大博士、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总结出了选择的两个原则,我想分享给你。
他提出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比如一位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创业做英语培训,工作已步入正轨的创业者想:是该到杭州创业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到杭州呢,因为读书就在那里,有很多的朋友,自己也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但又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房价。待在原先的小城市呢,事业刚刚起步,步入正轨,工作也还轻松,但又很不甘心。这位创业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因此很迷茫。
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陈老师给出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需要说明一下,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比大小而已嘛。
另一种思路,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现实中,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每个人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你我都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这里就是陈老师指出的关键:个人必须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选择如进行选择,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那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选择也要照顾现实啊。如果我的选择完全不顾现实,那我岂不是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吗?
这就是陈老师给出的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让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有一位浙大的研究生被报送至一家不错的研究所读博,但到了这个实验室后,他发现导师平时都忙自己的项目,很少给予他指导,但是要求很高。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也不太友善,竞争很激烈。而且毕业也很难,师兄师姐经常有延迟毕业的现象。他觉得压力很大,找一个师兄商量,师兄就说你要退学早点退,等到博二博三就更不合算了。找父母商量,父母当然是坚决反对。这时候他很纠结要不要退学。
要不要退学,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如果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我顺从环境。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听话。要么我就反抗环境。既然老板和实验室让我不爽了,那我就应该离开。或者,要么我能马上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应该退学,既然我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那我们就先忍着好好读。可是我们的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对于这个男生来说,该怎么做决策呢?
依据该选择原则,我们便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做选择的契机,而应该把它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在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这侧面又给我们一种启示,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有关于这幅画的理念,这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
如果我们用静止的思维想,也许我们会假设,冥冥之中已经有了两个完成的、不同的自我等待你去选择,或者有了两条已经形成的道路,一条比另一条更顺一些。
可是如果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
当你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跟原先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这并不是说,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就不会犹豫了。而是决定仍然很艰难,但是你不会再被环境或者问题所支配了。
我们还用上面的例子继续探讨,假如这个犹豫着要不要退学的学生将来的志向是要帮助非盈利组织做一些事情,实现助人的心愿,那他就需要思考:未来我要做的这个事情,需不需要博士学位,有这个博士学位会不会有更多帮助?也许经过一番艰难的考量以后,他觉得不应该再读博士了,读博士没什么用,应该去积累一些社会工作的经验。那他就退学了。或者,如果他觉得未来需要一个博士学位,那他继续读博士,都有可能。
当他这么思考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有变化了: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时候,他跟这个选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首先,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
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其次,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了。
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我们再通过一个例子加深理解一下,比如一个青年刚拿到一个工作的offer,也考上了研究生,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说他想从事研究工作,但也担心放弃现在工作的offer,万一读完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风险太大了。他对风险的觉知完全是根据两个选项的利弊来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思考选择的方式就会不一样。这不是说我们就一定会选择读研,我们也可能选择先去工作。
但我们会这么考虑风险: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我将来想要做的事业?如果没有,那我还是可以先接受这个offer来挣钱,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怕失去offer的风险,而是我的将来的事业需要钱的支持。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两个选择的原则:
第一,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
第二,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通过对这两个原则与相关例子的理解,让我认识到“选择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选择,把自己塑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据此,我也对当下自己面临的选择进行了梳理:
一是从经济选择来看,在当前体制内工作,绝大部分要依靠关系和领导的高度认可,可因为已然造成的客观事实,所以今后工作发展上不会有太大前进空间,所以只能从资格证等硬件上着手给自己加砝码。所以,从现在起准备考初级会计资格证,十一月份报名,明年五月份考试,有了今年的底子考过没有太大问题(明年还可以考中级会计师与CPA),而且必须过,这样才有机会可能运用先前领导的关系,有机会调往省会城市工作,收入社交孩子受教育的环境都将不一样。
二是从心里选择来看,“为母则刚”,自己要持续迭代认知,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型,才能让自己有能力去教养好孩子,别无他路。所以,我选择通过在当前不喜欢的环境下,修炼自己的意志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力(通过考证体现),改变自己的对待挫折、困境以及负面信息及时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选择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选择相应的责任,自我创造考取更多的证书,不断完善认知模型,能让自己看淡起起落落,过往是非,养育孩子健康成长,自己身心健康,持续自我成长。
最后,想和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分享一句,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或意外,唯有自我成长才是一切解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