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兹·格林的《灵魂的功课》一书中,关于土星与金星的相位是这样描述的:
“在一张星盘里出现土星与金星的相位时,如果此人还未发展出内省能力或自知之明,可以说是最难面对的相位了,尤其对女人而言。传统认为男人或女人的星盘里有金土的相位,往往会遭遇婚姻及爱情上的失败和痛苦,而且会留下幻灭感、悔恨感及恐惧,并且会导致害怕遭到拒绝,总是用一种冷漠或不信任的态度面对浪漫爱情。可能早先的失败---通常是非常痛苦的经验---并不是唯一造成这种行为模式的关键点,更重要的是童年和父母的关系,特别是跟自己性别相反的那位至亲的关系。”
“金星似乎和一个人的快乐能力有关,也跟一个人与环境是否和谐有关。金土的相位比其他相位更会打击到一个人的快乐,这类人惯常的情绪往往是不满足,还有一种永远无法享受人生的感觉。即使是和谐相位与次和谐相位,都会让一个女人不易接受自己的阴性面向和身为女人的价值,同时也会影响一个男人对女人的基本态度。奥秘教诲有不同的看法,它认为个人的亲密关系对其灵性发展并没有重要性,但是有金土相位的人仍然会经验到孤独和被排斥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可能会损害此人的一生,也会损害由下降点代表的亲密关系,所以是不可低估的。”
“金土的相位涉及的则是亲密关系,而且最终的影响力只会在卧房的暗处出现。金土相位除了会带来不快乐和孤立感之外,也会使一个人有潜力发展出深刻、意义深远及持久的关系,而且这份选择是奠基于彻底的了解和自由,而非彼此的需求。虽然这类相位会带来许多损失,却能使一个人领略结合的奥秘---通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伴侣---同时也会使一个人得到真实和持久的关系。土星的强势位置是天秤座,而金土的相位比土星落天秤座更能使人认清,关系乃是自知之明和自我发展的途径。”
“金土的相位暗示着童年生活里有过情感的痛苦,以及遭到排斥的经验。可能家人之间缺少身体上的接触,也无法表达温暖或热情。这类人的原生家庭也可能缺乏物质享受,譬如父母不会送礼物给孩子,也不提供感官上的慰藉,或者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与认可。这类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源自血缘关系,不是真的欣赏这个孩子的特质。金土的相位经常会形成此种类型的‘爱’。他们的父母想生小孩,是因为社会要求他们这么去做,但是他们的潜意识并不想夫妻这种责任。金土的相位也意味着原生家庭缺乏真正的爱,或者父母之一对孩子有种莫名的敌意。这类孩子若是能远离父母,可能会活得好一些,虽然这也会造成家人之间的冲突和罪咎感。他们待在家里的时间越久,不自在的感觉就越强。”
“金星象征的爱上面的施与受遭到了扭曲和阻碍,因为童年没有得到真正的温暖;这类人会发现他们很难在亲密关系不能扭曲自己,因为早已习惯于自我保护。他们有一种渴望被爱的冲动,冷淡和自我防卫的倾向。我们可以说有这类相位的人经常感觉不被爱,所以很难向别人表达爱意---他们容易表现出强求、占有、不满意、过度敏感以及脆弱的态度,一些你会在三四岁的小孩身上看到的状态。因为他们的热情被冻结了,所以会停留在尴尬、便扭的状态里。”
“有这类相位的男人特别不容易呈现自己的脆弱面,因为我们的社会不接受男人成人自己害怕不被爱,而这会让金土型的男人向外表现出无情、冷漠和伤人的态度。”
“我们必须记得这类人童年时的情感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不要认为他们没有能力爱;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我们所谓的爱往往只是一种需求和情绪,而真正的爱必须在童年就经验和观察过。有金土相位的人在面对感情的时候,通常态度是尴尬和别扭的;由于他们不习惯这件事,所以觉得很不舒服。他们会认同爱跟牺牲连在一块儿的;他们若不是完全逃避爱,就是让自己或伴侣做出牺牲奉献。”
“在一个女人的星盘里,金星除了代表爱情之外,也象征着阴性面向---不是月亮代表的母性这一面,是能够展现出美、优雅和魅力的理想伴侣的这一面。金星是代表艺妓或交际花的人格原型,金星和月亮共同象征人格里的阴性法则。金土的相位会影响一个女人对阴性面向的信心---不只是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定义,也包括她自己立下的定义在内。你经常会发现金土型的女人投入于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而且往往能在事业上拔尖出众。她之所以有强大的事业驱力,不只是因为她真的热爱工作、责任和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同时也因为她无法在女性化的行业里自在地运作,所以只好进入男性的世界。金土的相位不一定会塑造出真正解放的女性;它比较会让一个女人害怕做女人,因为她认为自己会在这方面遭到失败。其实这两种类型是很相似的,因为都带有一种深层的自卑感,认为自己缺乏吸引力---不论实际上长得有多好看。”
“土星要求的爱是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因为这种爱不容许幻象存在,也无法奠基在个人需求的满足上面。许多有金土相位的人很怕付出这样的代价,虽然这么做可以有机会发展处爱情比较深刻的面向,体认到亲密关系更有意义的一面。上述的两种极端的发展,也和典型的家庭主妇角色很类似;因为她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或梦想,为的是换取房子、汽车和日常支出上面的保障。她往往会选择一个她并不真爱的伴侣,她选择的伴侣是安全的,既不会伤害她,也不会让她变得脆弱。但愤怒的神不会让这些女人逃掉土星带来的惩罚,而她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毫无意义的生活带来的挫折和孤立感。”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金土相位的人会去寻找一个带来负担,身心条件都比自己差的人。这类女人经常会选择自己鄙视或是给自己造成不快乐的伴侣,但却不会离开对方,甚至会找一百个理由待在这份关系里。这是金土相位经常会有的烈女情节;她们会发出令人熟悉的呐喊;‘我给了他那么多,但是他只会虐待我。’ 这种情况很明显地呈现金土的自欺倾向,因为要看穿背后的心理模式,就跟看到阴暗的湖底一样困难。由于它们显现出来的情况是如此令人不悦,所以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内在勇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接受土星的责任意识,而‘爱的痛苦’并不是残酷的命运在捉弄人。这只是潜意识的模式的自然反应罢了。”
“金土的合相、四分相或对分相,特别能提供土星的功课。如果一个人的本质是浪漫和敏感的,那么这类相位无疑会制造巨大的压力,但如果能诚实地探究内在的动机,就能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创造出失望的经验。他不但因此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认清了爱和关系究竟是什么。这种自知之明会演变成智慧,帮助他建立清醒而自由的关系,让潜意识的投射降到最低,并且让诚实面对的能力发展到极致。只有那些在自由之中付出爱的人---这里指的是心轮而非太阳神经丛的爱---才能欣赏金土相位带来的礼物,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先学会爱自己。”
如果你有耐心读完上面的几大段,就会发现土星与金星相位的议题就在于金星所代表的“爱”、“亲密关系”、“价值”、“美”、“享受”被土星所代表的“限制”、“延迟”、“冷漠”、“困难”所束缚。
有着金土相位的人的缺爱模式一般是这样形成的。在童年成长时,双亲可能潜意识里并不欢迎这个孩子的到来,因此觉得这个孩子是个负担,对于孩子的需求感到不耐烦。这体现在以下话语:
“都是因为要养活你,父母才需要辛辛苦苦的赚钱。”
“要不是你,我就能跟你爸爸离婚了。”
“生了孩子就一辈子被套牢了。”
亦或者是双亲并没有健康的爱的能力,并且不鼓励亲密的感情表达与肢体接触,当有金土相位的人在小时候向双亲表达受伤以及脆弱的时候,例如被人欺负,摔了一跤之后,得到的不是安慰,反而是指责,
“别人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
“你怎么这么笨?”
“不准哭!你再哭我就要你好看!”
又或者双亲给予的是有条件的爱,实质上是操控,只有达成某种条件才能获得爱。例如,
“你怎么没考第一名?我没脸去学校开家长会了。”
“孝顺,乖,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对于一个弱小无力的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养育基本就难以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因此父母在孩子的世界中就相当于上帝一般的存在。父母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到很困惑,又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久而久之便与内心真实的感受失去连接。
为了抵制不被爱所带来的痛苦,金土相位的人不得不学会了退缩或封闭自己的爱。
用心理学的话说,这种行为叫做“解离”(dissociation)。用阿玛斯的话说,这是与本体爱的面向失去了连接。
“解离就是内心在抗拒痛苦、敏感、对爱的需要以及因爱的匮乏而产生的悲伤和怒气,同时它也在拒绝我们的身体,因为身体是这些感受发生的地方。解离是儿童各种防卫策略中最基本、最有效的一个,但它存在一个严重弊病,它阻塞并关闭了身体上两个主要区域的入口:位于腹部的生命中枢---这里是欲求能量、性爱、生命力、直观认知的源头;以及心灵中枢---这里是对爱进行回应并且对事物感觉最深刻的地方。我们若抵触缺爱的痛苦,便会阻挡爱流入身体,无法吸收使生命旺盛的养料,从而切断与生命的连接。”
金土相位的人与内心的爱失去了连接,因此造成了内心的匮乏感,渴望被爱又不敢爱,有一种强烈的不被爱感,无论外界给予他们多少的爱也无法填满,就像一个无底洞。
解决这个议题的方法唯有体悟到自己就是爱本身,爱的本质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爱的源泉,在这里的爱指的是绝对的爱,来自于心轮,是与宇宙能量连接的大爱。这种爱超越了二元对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种爱没有条件。另一种爱则是相对的爱,更多来自于太阳神经丛和荷尔蒙的作用,一旦荷尔蒙的作用失效,爱便开始有了条件。
如何修复?
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心有三个层面,从外到内依次是:保护层、伤痛层、真我。
在保护层的层面,金土相位的人可能在爱与关系方面累积了许多怨气与愤怒,也有可能表现得很冰冷疏离。这些都是为了掩盖受伤的铠甲。
有关怨气与愤怒,印度老师普拉吉难帕(Swami Prajnanpad)如此描述该情况:“每个人都正在通过这深沉的心理煎熬,为什么?因为他想要得到,又没得到,他相信他应该得到,也可以得到,但他没有,这就是引起这种剧苦的原因”。
怨气与愤怒让人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是你害我变成这样的!”是这些情绪背后的信念,这样的想法让人变得有力量感,但这些情绪只不过是为了保护伤痛层面内心受创的脆弱与无力,只会把真心关切自己的人推得越来越远。
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当一个人在抱怨或者发怒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去觉察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是在发泄怨气和怒气,同时承认这些行为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然后再反问自己,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
然后再去感受这些情绪的背后自己在试图掩盖的伤痛感觉,允许这些感受的存在,不去刻意逃避或者改变它们,而是与他们共处。在这个过程中,头脑常常会不自觉地编造出各种理由来尝试逃避这些感受,例如“这实在是太痛苦了,我感觉自己无法承受”。又或者是“我不应该感到痛苦。”无论如何,试着不要去认同这些想法,只是单纯地与自己的感受同在,慢慢地这些感受就会变得越来越来不能影响自己。
此时,再尝试与感受合一,慢慢地一种温暖甜蜜的感觉就会升起,这便是真我的滋味。真正的爱其实一直与我们同在,只是我们已经忘记了与它的联系。
对于冷漠疏离的人来说,则需要重新借由一个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去与内心的爱建立连接。当在关系中感觉好的时候,去充分感受与体验这份感觉,去仔细辨认这份爱的来源,是源自内在而不是外在。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的话,那么就尝试着去无条件的爱自己,认真感受身体的每一寸紧缩与僵硬,允许自己的每一种情绪,并与他们同在,承认它们,接纳它们,与它们同在,与它们合一,慢慢地就会从无爱感中解脱出来。
参考书籍:
丽兹·格林的《灵魂的功课》
约翰·威尔伍德《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