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第2天,主题为“自由”,出题人:辉姑娘。
正文:
提到自由,人们普遍的理解,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时间、金钱通通不受限制。
没错,其实我一开始也这么理解的,后来也阅读过不少的文章。
有人把自由定义为: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有说不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说明自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已。
今天早上读了两篇文章,我觉得也能作为自由的两种观点来论述。
一篇是在公众号上的文章,作者是青如许,她写到如今她自己是自由职业者,没有了月薪,但是有日薪,昨天刚刚领到了1500元的日薪。
文中写了她这些年的写作之路,以及如何做到日薪1500元,然后也写了和她同期写作的齐帆齐老师,并且说到齐老师现在年入50万+。
她们都是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的收入方式,实现了自己自由工作的目标。
这份自由的底气来自:7年如一日的写作坚持。
刚才又刷到了一篇文章,这也是一篇来自公众号的文章,说的是:如果家境不好,学医还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吗?
大家都知道,学医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需要前期很厚很厚的知识积累。
说白了也就是前期需要很多金钱投入,然后才能厚积薄发。
可是文章的作者家境并不好,并不能给他足够的经济支持,所以他选择了医学专科这条道路。
为了凑学费,他打过很多份工,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在做医生之外,也还要兼职。不过现在也把日子过得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舒心了。
按照以上的两个案例来说,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最后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过上了相对比较理想的生活,也就是说实现了别人口中的自由生活。
这两个案例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别人都说写作不是一条很好的养活自己的路,也不要把爱好发展成自己的工作,那会更累更辛苦,可是在青如许和齐帆齐老师身上并不存在。
别人又说寒门难再出贵子,如果是寒门就不要选择学医这样一条艰苦的路。
可是在前面提到的杨医生身上,也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像杨医生自己说到的一样,寒门并不可不是不可以选择学医这条路,而是根据自己的起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并在这条路上不断学习,持续下去。
所以自由是什么?可能对每一个人来说义含义并不一样。
当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自由就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当想要更多发展的时候,自由就是更多的上升空间。
当热爱和现实相冲突的时候,自由就是给热爱更多一点的时间。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自由就是可以利用早上不受打扰的时间, 把每天的日更完成。
所以自由在每个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并不一样,也不用强求自己,非要活成别人的样子,按别人的定义生活,这就是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