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楚宇宙的本质,我们需要先了解离我们最近的世界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太阳系的发生机制。
为此,我重新观看了一遍布莱恩.考克斯教授的《太阳系的奇迹》和《宇宙的奇迹》这两部纪录片。
其中,说到太阳死亡和重生的画面,引人深思。
一团巨大的氢分子云不断凝聚、吸引,微弱的角动量开始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氢分子云变成了一团太空风暴,能量越聚越多,中心部分显露出来太阳的雏形。
最终,这个“氢球”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核聚变发生了,一颗年轻的太阳诞生。......
对于太阳的诞生,其死亡也富有传奇色彩。氢燃料即将耗尽之时,内部一层氦发挥了作用,氦聚变生成了比氦更重的元素。这些更重的元素和氦一样被引力吸入到内核之中,瞬间制造出来超高温完成了更重元素的生成。金就是在这样的“炼金炉”中被罕有的恒星内核高温制造出来,越高的温度维持时间特别短暂,这也是金等贵金属稀缺的原因,......
当所有燃料都耗尽,太阳“垂死的挣扎”之后,爆炸变成了一团星云。
这片太阳留下来的爆炸碎片,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之后,又会因为物质的运动重新聚集起来,在某个时间点上,又将因为角动量的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太空风暴。......
这个太空风暴的中心,又将诞生一颗新生的“太阳”。......
......
奥尔特云究竟意味着什么?包裹着太阳系的奥尔特云是我们这个世界特殊的存在。
不难发现以氢为主要成分的星际物质,是制造银河系无数颗“太阳”的温床。
“太阳”与“太阳”之间的这些物质似乎存在着某种互动。某些地方的氢浓度过高,另一些地方则又非常的稀薄,随着时间的流逝+布朗运动,这些浓度过高的地方孕育出了“太阳”,随即又消逝掉。实际上,这是以氢为主要成分的边缘—恒星的一种互动性的轮回。
太阳系本质上是一个半封闭的轮回系统,太阳系边缘至太阳是一个以元素周期表为准,氢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大到目前人类科技无法逾越,想一想我们可怜的旅行者1号走的路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