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语文喜欢写日记写作文。
起初是上小学的时候,日记貌似是每个小朋友的作业。有的人会写吃了睡,睡了吃,然后玩的流水账,但我还是会很认真的对待每次的日记。不为别的,只为老师能夸夸我。
再后来上了初中,没有了日记指标,随之而来的是超大的课业量,然后高中更甚。这个阶段不再是日记,而是随笔,把自己的目标规划,计划,写到本子上。少了流水线的指标。也写了有几个本子。现在读起来当年的喂了成绩而战的努力,都十分有力量。记得自己最多的就是每次考试排名后的下一个目标。退步也有进步。但有一股力量让你坚持到,中考,坚持到,高考。
之后上了大学,新起点,虽然获得了至上的自由,获得了很多的朋友,但孤独了。貌似没有人可以懂得你,朋友圈是个晒好不晒悲的地方。所以能把自己的情绪抒发出来的就是空间。那个时候QQ空间是个很好的地方,有写文章,有说说,还有留言板。
再后来工作了,那不能叫孤独了,那基本叫绝缘了。不在一块的同学朋友,很难想象你的工作处境,也不会和你感同身受,甚至不知道如何安慰你给打鸡血。所谓隔行如隔山。还真是如此。职场的残酷不亚于改朝换代的残酷。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领导的超级PUA等压的社会螺丝钉敢怒不敢言。多半是更新了自己的私密朋友圈。
自从发现了简书,才知道这才是大家情感互通的平台,写的文章不用多么华丽,也不用多么押韵,多么符合所谓的规矩。但很能引起你的共鸣,貌似那就是「另外一个你」于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越来越多的自己。也就是自己可以独面困境的一个超级温室。这也是我们吐露真实自我的平台。
日更不是任务,而是自我归纳。
日更更像是自我复盘,日更是帮我们理清楚杂乱无章的每一天,日更让我们把每一天过得更加有意义,日更也可以让我们后期有了追忆的载体。若干年后可以再看自己写的文章,做个自我的人生归纳总结。
感谢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又找到了好多个「我」,并且用日更的方式告诉「我」不要慌
太阳下了有月光。
加油加油加油~
简书里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