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链接
如何用印象笔记打造终身受用的写作系统?二、大纲图
三、复盘总结
刘媛媛曾经推荐过一套打造知识系统的方法,其中她推荐了两个工具:思维导图+印象笔记。
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这两个APP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取代大部分工具组合呢?
最近看完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它提到的卢曼卡片盒,采取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积累知识卡片的笔记方法!
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思维导图更适合于自上而下的写作方式和知识积累!
二者之间对于写作而言的区别就是:
前者是让结构慢慢生长,主题自然涌现;而后者正好相反,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主题和结构。
而印象笔记的笔记层级和标签设置,恰恰可以满足这两种写作方式的需求,在欢喜老师的这篇文章里有非常详细的解读。
欢喜老师提出了一个知识卡片的模板——见思感行卡片,给了我新的启发!
见感思行卡片来自于欢喜老师用这个模板既可以做知识卡片、建立笔记本,也可以顺利地做出思维导图,因为它的框架结构非常清晰!
多年前,我曾经看到李叫兽写的文章,介绍他如何打造自身的知识网络: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写出来后,我却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如果用来积累素材库再好不过了!但是对我而言,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落地呢?
今天我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思维导图加印象笔记。
用欢喜老师介绍的见感思行卡片,记下我所看到的素材,并和自己的所感所思结合,结合自身案例加以解释,打通素材之间的联系,最后内化输出于写作之中!
表格建好后存到印象笔记里。当这些卡片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明确的主题时,我就能用思维导图画出文稿的大纲,然后下笔成文。当文章写完之后,我又可以把它归档到印象笔记!
我终于找到了刘媛媛推荐这两种工具组合背后的底层原理,真可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此我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写作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