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手机微信,好友心泉老师转发几行醒目的字深深吸引我,我情不自禁往下看:"一首孤独了30O年的小诗,一夜之间,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震撼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73/cb4571b0059522c7.jpg)
这首诗的名字叫《苔》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人,他在园中遍植花草,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由此成就经典之作。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们在《经典咏流传》舞台,将人们重新唤醒。梁俊用纯真的爱和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出了平凡而卓越的生命之歌,听的让我热泪盈眶,久久难忘,"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弦律,如清泉潺潺流水,荡漾洗涤着人们心灵,而正是这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朴实无华的精神, 感动着亿万中国人。看到粱俊和这些山里的孩子,仿佛看到园丁和满山遍野绽放的牡丹花。
特别让我欣赏年轻的梁俊老师,2013年带着新婚的妻子,返璞归真选择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渡过2年的乡村教书时光,当他看到可爱的山里面的孩子,身边所拥有的资源是很有限,梁俊老师就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老师把希望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山里的孩子生命中开了花。也正如粱俊他自己所说:"我为什么想带他们唱这首诗歌,就是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但是它们,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唤醒生命,生命因绽放而美丽。时代呼唤有更多的梁俊老师。教育更需要有责任心大爱和智慧的老师。袁枚3OO年前写的《苔》,今天《精典咏流传》传给你我,传给绽放在天地之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