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科·学术成长
为啥我听过那么多经验技巧,却依然拿不到项目?

为啥我听过那么多经验技巧,却依然拿不到项目?

作者: bbb128de646e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16:02 被阅读10次

    作者:老踏

    图文编辑:西十二

    项目申报是科研体制内的生存日常,之前我曾写过一些关于项目申报的推文,也曾在自己的社科科研工作QQ群里组织过这方面的讲座,邀请业内牛人来给大家分享项目申报的经验技巧。我呢,也曾在荔枝微课直播间那边开出过关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微课。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在实操层面给大家提供启发和借鉴。说起来,这些内容属于方法论。

    今天这篇文章呢,我是想在方法论之外,再给大家补充一个认识论的视角。也就是和大家聊聊究竟该怎样认识科研项目申报这回事儿。

    是的,其实道理大家都懂。我相信大家一定关注了很多科研公号(比如老踏科研联盟),阅读了很多科研项目申报的干货文章和水货鸡汤,订阅了很多付费专栏和免费课程,然后终于可以对如此努力拼搏的自己感慨万千了:哇噢,现在的我确实不一样了,我的人生充实了很多,那么多的科研经验技巧了然于胸,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至今还是没能拿到项目。

    是的,你至今还是没能拿到项目。这就如同《后会无期》里的经典台词说的那样: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我觉得,是时候和大家聊聊方法论背后的事情了——是更为基础也更为重要的,认识论问题。我想说五点:

    001 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常态。

    我2010年开始申报科研项目。申报的第一个项目是博士在读期间的一个科研支持计划,我们那届一共9个同学有7个人申报,中标了5个人,但我没中;我申报过两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都没中;我申报过三次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一般项目,也都没中。我申报我们省里教育厅的年度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过两次呢,结果连校门都冲出不去。我还申报了两次省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项目,是的,也没中。

    我想说的是,除非运气爆表+才华横溢(好吧,还有关系杠杠硬的……),否则中标科研项目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我们每一次的项目申报都像是一次冒险,成功系数都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能经得起考验,承受住失败的打击。让我比较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死扛下来了,承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打击,但发际线越来越高,身材(就你也好意思说身材,我呸……)越来越消瘦,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要知道,真正获批立项的那些人也许真的不是比你优秀,他们只是比你幸运,以及,比你坚持得更久。

    002 形成一个高垂直度的研究领域很重要。

    我的导师有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铺摊子不如深挖洞。在一个高垂直度的研究领域之内进行精耕细作,无论是写论文、出版专著、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还是申报项目和申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都在这个既定的研究领域之内来做,这样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将它们精准投放非常重要,这样容易形成学术产出的规模优势,产生势能,占领高位。

    因此,找到一个适合你的、高垂直度的研究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精准投放自己的时间精力,三年,最多三年——只要你经常能看到凌晨四点你所在城市的样子(额,起夜或者夜店嗨皮不算哦……),你就可以是这个领域名副其实的学界新锐了。

    到了那时,项目只是你在林荫小路随手采摘的几片树叶而已。

    003 不错过任何一次科研项目申报的机会。

    请允许我提醒一句:项目是要在不断的申报中才能中标的。是啊,这不特么是废话吗?我越来越二了,说话已经开始不经过大脑而只经过大肠了——可我真的就想再这样简单直白地提醒大家一句:

    项目是要在不断的申报中才能中标的。

    是的,我看到有太多人在项目申报的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他们会吐槽说,哎,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这个申报书写得太仓促了,总之一句话:我还没有准备好。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在这些吐槽里还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我没办法准备好,这不是我的错。

    是啊,你是对的,你一直都是对的,所以你无法中标科研项目。

    其实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准备好的。关于项目申报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经验事实是:我们都是被截止日期倒逼着赶出来一个让自己痛恨的本子。其实我们一直都是被准备好了,而不是准备好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别再纠结是否准备好的问题了,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多去浏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以及民政部、国家民委、文化部等各部委的网站,以及省里的社科规划办、社科联、教育厅,自己学校的科研处网站……只要在那里发布了自己符合申报条件的科研项目公告,我们就!去!报!

    说到底,项目申报经验是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才慢慢摸索出来,积累下来的。而项目申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写作,是项目申报书的写作能力。拜托,别在临渊慕鱼、感慨万千了,写作能力是要在不断地写写写写写之中才被逐渐培养出来的,去写吧,去申报吧。

    是的,其实我一直是在提醒你原本就知道的事情。重点在于,知道并不等于做到。

    004 项目申报要与学术产出同步推进。

    项目中标是小概率事件,而学术研究、科研工作却是一个需要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不能让某次项目申报没有中标的事件干扰到我们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不能总是说,我这次申报项目没有中标啊,那就算啦,还是等获批立项之后再去开展我的研究,再去写论文出专著吧。

    真的不能这样想问题,这等于是发生了次生灾害。这个想法对你的伤害要远远超过“没有中标”的事实本身。一定要记得:其实我们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领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我在第二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没有中标之后,痛定思痛(好吧,我痛苦了两个多月呢,出现了典型的次生灾害……),决定还是要把自己之前的研究规划继续做下去,先写出一部书稿再说吧,然后我就写写写,后来我用这个还没写完的书稿去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了。

    因此说,项目申报与学术产出同步推进比较好,有项目申报的机会就去申报,然后不管是否中标,我们该发论文发论文,该写专著写专著,千万别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然后停下来等着。我们真的耗不起,有了项目得往前走,没有项目更得往前走啊。

    事实上,我们得很用力很用力很用力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005 学习经验技巧并不是项目中标的捷径。

    经验技巧会给我们的项目申报提供一个“放大效应”,唯一的遗憾在于,这个放大效应不是加法效应,而是乘法效应。

    说得再直白点,如果你的科研能力仅仅是0,那么就别奢望那些经验技巧能够帮到你。这有点类似于:如果你的简历真的就是非常简单甚至简陋的话,那么再好的简历写作技巧和包装方式都无法帮你敲开应聘单位的大门。

    你以为项目中标的算法是:

    0(科研能力)+100(经验技巧)=100(耶,中标啦!)

    而真实的项目中标算法是:

    0(科研能力)×100(经验技巧)=0(额……好吧。)

    说到底,科研能力才是你的硬通货,经验技巧能否助力你科研野心的实现,要看你是否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才是真正的捷径。做不到这一点,任何经验技巧也帮不到你。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如果你愿意打赏,那是我的荣幸,也是你的荣耀——你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弄潮儿,你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内容生产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羞羞哒引导语:按按阅读原文,在行约见老踏一对一交流。

     

    (完。)

    老踏「在行」开放约见中,约见话题包括:

    001如何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科研项目申报书?

    002如何选择自己未来5-10年的科研方向?

    003如何写出一份高质量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004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学位论文?

    ↑↑长按上图二维码↑↑

    开始约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我听过那么多经验技巧,却依然拿不到项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og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