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老说用户场景故事不够“生动”?
用场景七要素来查缺补漏!
做完需求上线后才发现是“伪需求”?
开发苦、老板哭,究竟哪一环出了错?
什么是好的场景描述
- 有人
- 有画面感
- 有故事线
- 有目的
- 有需求
- 关键一定要是真实的,不能YY!
描述清楚场景的价值
- 对外沟通:形成统一的认知
- 对内思考:能够还原用户实际情况
如何描述场景:场景七要素
- 用户:一个人或一类人
- 环境:物理环境或时机、金钱等约束条件
- 时机:触发用户产生目标的事件/影响用户行为的环境变化
- 目标:任务结束的停止条件
- 动作:简单、具体、最小化的任务
- 介质:屏幕、电话,介质的背后可以是另一个用户
- 任务:通常是逐步进行的
评判标准1:你描述完场景,别人是否有清晰的画面感。
举个🌰「健康打卡」:
小洪是一名产品经理,疫情期间在家办公,公司要求每天中午12点之前填报健康信息,昨天是周五,玩游戏太晚睡到了11点多才醒来!还有几分钟就到12点了,想起来之前没有打卡的同事被通报批评,还扣了分,赶紧打开企业微信,快速填报了健康情况。
- 用户:小洪
- 环境:轻松的周末上午,睡了个懒觉~
- 时机:要打卡!时间不够了!
- 目标:12点之前完成打卡
- 动作:打开手机、打开企业微信、填报信息、提交!
- 介质:手机
- 任务:打卡
评判标准2:你描述的场景是否符合用户真实情况?
举个🌰「屋顶作业」:
理想的情况:
老李是做工程总包的,最近在做工厂的屋顶光伏项目,投资方要求他每天要用app拍照、记录数据、写日报和总结,来及时管理项目进度、把控质量。
实际的情况:
老李是做工程总包的,最近在做工厂的屋顶光伏项目,白天屋顶光线强、而且有的地方网络不好,投资方要求他每天用手机拍照、纸笔记录数据,晚上回到酒店用电脑上传照片、写日报和总结,来及时管理项目进度、把控质量。
「emmm……做app的人,心里有苦说不出!」
小结
场景描述的方式其实并不一定要七个要素都具备(比如,用户+环境+时机+目标,也就够了),关键要:
- 足够清晰地表达,能让他人理解、产生画面感,进而认可、达成一致。
- 符合实际!不要遗漏关键要素,多问问自己和用户,场景、要素是不是这些、有没有遗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