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姐是个公认的贤妻良母,以前听到别人这么夸她,杨姐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付出换来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是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主妇,她享受着别人的称赞。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杨姐却发现人们的这种“夸赞”似乎有点变味儿了,人人都夸她贤惠,说她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她觉得周围的人都若有若无的跟她保持着一些距离。甚至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更加努力的为家庭付出,更加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可是情况并没有随着她的更加努力而变好,丈夫和孩子频频向她提出“在家里感到有压力”。每次杨姐都感到震惊进而生气,愤愤不平的指责他们不珍惜自己的付出,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养了两只白眼狼,越想越生气。今天,她又和丈夫吵架了。
为什么我的付出让他渐行渐远?起因嘛,杨姐说她想不起来了,总之就是争吵中丈夫说了一句“你以为你真的是个贤妻良母吗,我们都受够了,不要再用这种姿态来绑架我们了!”此言一出,杨姐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原来自己多年的付出,在对方眼里竟然成了惺惺作态的道德绑架。杨姐忍无可忍,有了多年来的第一次情绪大爆发,最后夺门而出。她说自己原本想找个好朋友倾诉一下,可是思来想去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一来自己多年来一心扑在家庭上,和以前的闺蜜们都渐渐疏远了,二来自己一直在维持着“贤妻良母”的形象,不能平白让别人看笑话。但是有些话不说出来又实在难受,所以向我约了咨询。
她问我:“老师,你说我错了吗?为什么我为他们付出了一切,他们不但不领情,还要这么中伤我。”
听着杨姐的诉说,我想起了两个故事:子贡赎人、子路受牛。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销这笔钱。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贡在国外赎了人,回来后却没有去政府报账,人们听说后都夸他品格高尚。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上来。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人们知道后议论纷纷,都认为他太贪心。
我把这两个故事讲给杨姐,问她怎么想。杨姐说是啊,花钱赎人的那个不图回报,人们当然会夸他,跳河里救人的那个是孔子的学生,应该品行高尚才对,怎么还能接受别人的回赠呢?
于是我问杨姐,五年后呢?五年后人们还会这么想吗?
杨姐愣了。
我说:“你知道孔子当年是怎么评价他们两个人的吗?”
花钱赎人的那个,开始时人人称赞,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都像他那样垫钱赎了奴隶,回来后不找政府报账,那么自己就会蒙受损失,而如果回来去政府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之前那个人,于是人们以后在外面看到鲁国的奴隶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救了人还收礼的那个,人们当时觉得他贪心,孔子却认为他做的对,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杨姐听了恍然大悟,说:“是啊,我就像那个自己花钱赎人却不图回报的学生,以为自己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报,人们应该赞美我,喜欢我。可是时间久了他们却讨厌我。”
为什么我的付出让他渐行渐远?是的,不图回报的行为能获得一时的称赞,可时间久了就会被人们拿来做对比,人们会觉得如果都像你这么做,那么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如果不像你这样,就会被认为品格不如你,所以渐渐就和你疏远了。你的丈夫和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会因此而感到不舒服,一边享受着你的付出,一边感到无所适从,在他们的眼里或许渐渐就把你当成了一个施恩者,你想想,天天面对一个施恩者,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压力。你的确是一个贤妻良母,可你的贤惠只是表面的,没有照顾到他们的内心。而且你应该感到高兴,他们这种表现恰恰说明了其实他们也认可你的好,而且没有把你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的,想要给你回报的。他们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回报你才和你产生距离的。你想想,如果他们真的把你的付出都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把你像佣人那样呼来喝去,那不就真成白眼狼了吗?
事实上,你不妨偶尔给他们提点要求,让他们也帮你做点事,找他们要点实在的回报,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平等自由的相处,这样才会感到愉快。就像那个救人后收下谢礼的学生,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被救的人也不必一直心怀感激,这样大家相处的时候才是平等愉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