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我和闺蜜吃饭,聊到共同好友L。闺蜜说,L如何如何厉害。而我从未耳闻,问她听谁说的。
闺蜜说,她发了朋友圈呀。
我有点纳闷,还以为是我看漏了朋友圈。等餐期间,我点开了L的朋友圈,发现真的没有这一条。
闺蜜也纳了闷,说可能是删了吧,然后用自己手机打开了L的朋友圈,那条内容赫然躺在L的朋友圈里,还收获了不少共同好友的点赞。
我拿闺蜜的手机看L的朋友圈,发现有些“很厉害”的内容从未在我的视线里出现过。很显然,L设置了“分组可见”或者“分组不可见”,而我被屏蔽了。
我不知L因为何种原因对我有所保留,况且别人是否设置分组可见,我也管不着。但我不幸地发现了这件事,说一点都不难过是不可能的:原来,你把对方当做多年的“朋友”,别人可能只把你当作需要选择性屏蔽的对象。
你根本不知道你曾被多少人“分组可见”或者“分组不可见”。
这件事以后,L在我心中的定位从“朋友”疏远为了“熟人”,再也无法心无芥蒂。
2.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遭遇了这样的事。他认识了一个蛮漂亮的姑娘,两人互生好感,关系有些暧昧。姑娘向他请教行业内部资讯,他都毫无保留地作答。后来,姑娘跟他要一个很关键的合作机会,他也替她争取到了。
在那之后,姑娘还是维持着暧昧的关系,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朋友认真了,向她表了白,姑娘这才撇清,说一切是他会错意了。
朋友自然很郁闷,但也只好视为是自己“误会”了。
后来有一次,他用一个共同好友的手机打开了姑娘的朋友圈,震惊地发现,她原来有男朋友,而且时不时秀恩爱。只不过这些秀恩爱是“分组可见”,屏蔽了他和圈内好友罢了。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他可能是被利用了。
3.
再讲第三件有点可怕的小事。
梨花和男友的恋情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男朋友也一直没在朋友圈公布恋情。梨花磨了好久,男朋友这才发了条朋友圈公布了一下。梨花心满意足。
可是有一次,她拿男友手机看他们自拍的照片,玩着玩着就点进了他的朋友圈。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男朋友被她逼着发的两三条秀恩爱的朋友圈,居然都是“分组可见”。
而且,男友居然还有一些朋友圈是她从未见过的。
她对男朋友很上心,他的朋友圈是每条必看,那些没看到的,都是屏蔽了她的。其中有一条,引用了几句歌词,似乎是表达了对前女友的恋恋不舍。
梨花看着看着就哭了。
4.
“分组可见”是微信朋友圈最逆天的功能。
别人发朋友圈撩你时,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只对你可见;
别人感慨单身好寂寞时,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另一个分组秀了恩爱;
你屏蔽了同事和领导发了个“心好累”“加班到现在”时,你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立刻截图发给你同事或者领导,说得知贵司最近业务繁忙……
曾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一个女孩子在“我们”这些昔日朋友的朋友圈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晒豪车、晒男友送的几万块一个的包,时不时出国发个朋友圈,说国外的天空好蓝。“我们”这些昔日老友们纷纷窥屏着她的朋友圈,羡慕不已。
有一次,“我”偶然在另一家公司同行的微信好友里看到她,得知她在另一家公司做助理,用同行的手机点开她的朋友圈,尽是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班只求问心无愧”的励志格言,俨然是一个优秀员工的朋友圈,丝毫不见豪宅名车的踪影。
再后来,又有人从别人那里,看到了她第三个版本的朋友圈。朋友圈里的她红唇蔻丹、妆容魅惑、性感妖娆。那个版本,目测是只分组给都市年轻富二代们可见。
“分组可见”,让我们只能看到故事的一个版本。
5.
有人对各个圈子拎得很清楚,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分组可见。我也偶尔也会设置分组可见,比如熬夜时发朋友圈要屏蔽爸妈之类的。
“分组可见”功能是一种便利,可是一旦过度使用,就可能会弄巧成拙,造成尴尬。
设置分组可见,就像对别人说,“我告诉你个秘密,你千万别说哦”。这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口耳相传的秘密可以说是误会,但实打实的朋友圈截图会让你无法反驳。
如果有些事你不想让特定的人知道,最好就别发朋友圈了。以伪装、隐瞒或者抱怨为目的的“分组可见”,请一定慎之再慎。
每天在朋友圈里活得精彩的人,八成很无聊吧。把“分组可见”玩出花样来的人,一定更无聊。
简书签约作者:入江之鲸,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微博。走心之作《你男神凭什么喜欢你》热卖中,当当/京东搜索“入江之鲸”即可购买。
网友评论
只是朋友圈把这个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