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怀鲁迅》读后感

《怀鲁迅》读后感

作者: 日夜谈薮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4:56 被阅读0次

郁达夫写的《怀鲁迅》语言质朴、生动形象、思考至深,尤其文章最后的论述,让读者陷入思考。

郁达夫在不经意间得知鲁迅的死讯后,赶紧奔赴丧葬现场,现场的氛围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前刻,风平浪静。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伟大的鲁迅却已经逝世,文章最后写道:“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鲁迅之死,或许能激发当时中国人那渴望自由的欲望,西天角那片微红的新月意味着中国将引来曙光。

这篇文章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下的中国,疫情蔓延,人心惶惶,新冠病毒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全中华儿女戮力同心,艰苦奋斗,共战疫情的努力。另外,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在不留余力地帮助中国。

内在的民族凝聚力加上外在的友情助力,中国在这场灾难中还是孤军作战吗?

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远吗?

抗疫的牺牲,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我看到了西天角那一片微红的新月。

相关文章

  • 《怀鲁迅》读后感

    郁达夫写的《怀鲁迅》语言质朴、生动形象、思考至深,尤其文章最后的论述,让读者陷入思考。 郁达夫在不经意间得知鲁迅的...

  • 怀鲁迅

    中华疮痍症,魑魅魍魉生。 漫漫长夜静,寂寂无人声。 秉烛驱夜行,终日不觉醒。 但见膏盲疾,日愈害性命。 哀其尔不幸...

  • 句集: 友情的名人名言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 风筝读后感

    鲁迅先生风筝读后感,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先生与弟弟放风筝的故事,鲁迅先生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玩儿的把戏,所以他很排...

  • 朕想和你说说话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之于瞿秋白。

  • 鲁迅逝世83周年: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

    编者注: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本文作者郁达夫,原题为《怀鲁迅》,仅作分享交流使用。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

  • 鲁迅读后感。

    鲁迅是我一直都很喜欢喜欢上的一个文学家。他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清末的中国的面貌,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清末那...

  • 流年中的斑驳记忆

    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林玲 最近,看了鲁迅先生所著的一本散文集...

  • 鲁迅夫妇不会育儿

    鲁迅一生有两个妻子,第一个是他老妈讨回来的朱夫人,鲁迅对她完全没有感情,以致于朱氏一生不曾怀过鲁迅的骨肉。鲁迅真正...

  • 因为有你,愿静待花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鲁迅 烟雨深处,一枕蓝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鲁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wy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