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后感。

作者: 写点文字记录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21:04 被阅读5次

鲁迅是我一直都很喜欢喜欢上的一个文学家。他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清末的中国的面貌,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清末那些人的思想观念。还有当国门被打开的时候那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所做的奋斗与努力。

鲁迅读后感。

有人总是说鲁迅的文章难读,那是因为有些人不了解鲁迅的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和鲁迅创作的目的。当然还因为鲁迅创作笔法的独特性,鲁迅的文章构思非常巧妙。他的文章一般都是特别委婉而富有象征意义,全文都充满了暗示,需要细细品味才能读懂。鲁迅的文章有很多种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近代史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段历史,因为喜欢那段历史,所以我喜欢读那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和和相关的一切,更加深入的了解那段历史。那段历史让我魂牵梦绕,恨马上不得投胎到清朝当皇帝自上而下的改变整个中国。可我不能,毕竟历史不能改变。这段历史让我喜欢上了张载说过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像鲁迅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读后感。

鲁迅可以说是近代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启蒙家。他从最根本的地方思想观念出发。但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非常困难。俗话说教育要从孩子抓起,所以他在狂人日记在写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想,只有发生一件能够刺激他的事情,才能改变他的思想观念。不然原先固有的观念1000年也不会改变。从思想深处开始改变是最为彻底的一种改变。这也是拯救中国最正确的一条道路。晚清的国民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没有虚心学习的精神。不知道自己已经远离了世界的潮流,只有像西方学习才能改变中国。没有外部冲击中国或许再过100年也是封建社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西方的入侵。但是我觉得鲁迅的文章缺乏群众基础,因为没有一定文化的人,根本看不懂鲁迅的文章。我觉得他应该写得更加通俗易懂一点,要更加有趣味一点。毕竟,快乐这种情感是共通。我认为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就做到了这一点。在深刻枯燥的道理当中,也不乏幽默轻松的气氛。

鲁迅读后感。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统治。狂人,这个形象也深入人心。但狂人其实并不是狂人,它是那个时代最早觉醒的人。只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他是个狂人。但从现代启蒙的视角来看,他就是最早清醒的人。这样的写法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让人记忆深刻久久难忘。

相关文章

  • 风筝读后感

    鲁迅先生风筝读后感,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先生与弟弟放风筝的故事,鲁迅先生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玩儿的把戏,所以他很排...

  • 鲁迅读后感。

    鲁迅是我一直都很喜欢喜欢上的一个文学家。他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清末的中国的面貌,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清末那...

  • 流年中的斑驳记忆

    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林玲 最近,看了鲁迅先生所著的一本散文集...

  • 2019-01-04 鲁迅全集之《在酒楼上》读后感

    鲁迅全集之《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是《彷徨》小说集中的一篇作品。鲁迅中篇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给人以更多...

  • 藤野先生原文读后感 王云

    藤野先生原文读后感,作者,王云 这是一篇鲁迅先生的一个文章,它描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情形,使他深刻记忆的老...

  • 伤、春、创《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伤逝》、《春风沉醉的晚上》、《创造》读后感 鲁迅的《伤逝》,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矛盾的《创造》,讲了三对...

  • 《怀鲁迅》读后感

    郁达夫写的《怀鲁迅》语言质朴、生动形象、思考至深,尤其文章最后的论述,让读者陷入思考。 郁达夫在不经意间得知鲁迅的...

  • 人间鲁迅读后感

    鲁迅的年代是一个伟大的年代。 在鲁迅刚出生的那一个时段。中国的状态萎靡不振,有一些注定属于旧时代的人,他们带着封建...

  • 鲁迅《明天》读后感

    这篇是短篇小说,主旨是亲子之爱。写的是:鲁镇中守了寡的单四嫂子,为了养活三岁的儿子,深更半夜都在纺织棉纱;儿子得了...

  • 鲁迅《导师》读后感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总有这么一群人,以“导师”、“专家”自诩,教导旁人应该如何如何,其中呢,既有“兄弟我在英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s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