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箩箩,碨面面,一哈碨了几罐罐,你舅来了吃啥饭?打上一锅热搅团。”这是小时候我婆给我教的家乡“花花”,时过半个多世纪,至今记忆犹新。
提及搅团,人们并不陌生。这是家乡祖辈传承的一道美食,也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地域饮食文化,更是一种难以忘怀,割舍不断的乡愁。
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不富裕,主粮少,粗粮多,人们的生活比较清贫。“早饭满天星,午饭水围城,晚饭钢丝绳”就是当年农村人基本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水围城”就是大家熟知的搅团,这也是寻常百姓的家常饭。
打搅团是农村妇女在灶房的基本功之一。谁家娶的媳妇做的饭咋样?先要看她打的搅团光滑不光滑,筋道不筋道,配的佐料香不香。由此足以看出搅团在家乡人心中拥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打搅团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实属不易,算得上是个技术活,也是一项苦力活儿。农村妇女打搅团时,事先烧半锅开水,一手均匀地往锅里撒面粉,一手用勺子或擀面杖搅动,开水与面粉融合在一起逐渐变稠,随之用力搅动。人们常说:“搅团要好,搅上百搅,搅团要粘,屁股拧圆”。就是说用力均匀快速朝一个方向搅动,搅得全身随之摇动。用力搅动,搅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搅的是期望合家团圆;用力搅动,搅得满头大汗,搅得胳膊发酸;用力搅动,搅得疙瘩不见,搅得粘稠成团。打搅团火候要拿捏合适,火大了容易焦糊,搅团发苦,火小了,搅团粘合不紧密,也不筋道。
搅团的食用方法诸多,各取所好:有水围城、鱼鱼、凉拌、煎搅团等。搅团刚熟,有的家庭妇女急不可待,在碗里倒入事先拌好的浆水唱主角的油泼蒜辣子,配些汆熟的灰条条菜,豆芽菜,芹菜丁,撒点葱花韭花,在锅里舀一勺白生生,热乎乎的搅团,碗里热气腾腾,红黄绿色的汤汁香味十足,酸辣适度。顺汤搅拌,夹一疙瘩在汤汁里一蘸,送到嘴里,绵软可口,光滑劲道,吃得嘴角流油,吃得唇齿留香,吃得满头大汗,吃得心满意足!刚出锅的热搅团,再漏一盆鱼鱼,粗细均匀,富贵不断头,像一群鱼苗在盆里欢快的游动。吃一碗鱼鱼顿觉口感凉爽,解渴解乏,解暑解馋。
一碗热腾腾的搅团,满含着人们的聪明和智慧。搅团搅团,团团圆圆,吃的是搅团,咽下的是那个年代的期盼,期盼的是家庭和睦,期望的是生活美满。搅团看似浆糊,其实蕴含着其间的人生哲理,展示的是一种文化,体现的是一种风情。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白馍油辣子成为家常饭,肉饺、煎饼、辣子豆腐等美食时常摆上饭桌。但搅团并没有在人们视线中消失,在老百姓的生活食谱里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只是在食材上悄悄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红薯面代之为苞谷面,白麦面,荞面等,口味更加淳厚,制作更加精细。农村妇女在农闲时节,相约搭伙打搅团,各负其责,各显绝活,热热闹闹,痛痛快快,尽情尽兴,美美地饱一顿口福。有些鼻子尖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不请自到,凑个热闹,蹭一碗鱼鱼,尝一顿美食。大伙围绕搅团评论赞美一番,在交流中切磋技艺,在谈论中取长补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大鱼大肉不稀罕了,注重养生保健,讲究粗茶淡饭,追求饮食多样。过去吃搅团只为填饱肚子,如今为换个口味尝个鲜。过去只有农村人吃的搅团,现今登上了大雅之堂。大大方方跻身闹市区夜市,高级酒店,成为一道名小吃,成为在外游子回家乡的必然选择,也成为地域饮食文化的一个招牌!酒店的搅团佐料也很讲究,配上生姜末,炒豆腐丁,土豆丁,肉丁,高汤等,搅团和汤汁混合在一起,非常美味!
搅团虽然只是一种美食,但它却像家乡的风土民俗,纯朴,务实,低调;更像家乡父老的精神风格,随和,不张扬,接地气!我是吃着搅团长大的,对搅团有着深厚的情缘。每当想起搅团,对它充满了感恩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