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儒生的家在禅寺隔壁,在学堂里读之乎者也之余,也曾像模像样的学着和尚参禅,因此在装了一肚子学问的同时,心里也领悟了不少的禅机。而教他们的先生是个老学究,不苟言笑,整天一副正儿八经的夫子模样。
一个节日,儒生与三五同窗相约聚会于望江楼。望江楼有美酒佳肴,更有翩翩舞姿,柔柔歌喉。在街上,他们与先生不期而遇了,于是先生被他们邀请一同来到望江楼。
先生自然被请入正座。酒过三巡之后,丝竹之声响起,妙龄舞妓出场了。她将所有的柔情都化作了美妙舞蹈,换来满堂的喝彩。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先生牢记圣人的教导,紧闭双眼,规规矩矩,正襟危坐,丝毫不被周围的喧嚣与嬉闹所动。酒席散后,舞妓来向人们索取酬赏时,儒生将她招了过来,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于是歌妓直奔先生而来,屈膝施礼后请他赏银。
先生拂袖而起,生气的说,我根本连正眼都没看你。舞妓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按照儒生刚才教给她的话,说道,睁着眼睛看的倒没什么,最多看到外面的衣裳,你闭着眼睛想,那才厉害呢,恐怕什么事都做了。因此老先生你必须付双倍的酬劳。
常人是见色是色,很容易见色起心,经受不住诱惑,经过儒家道德教养的人则是见色不是色,即看见了色也假装没看见一样,以防止诱惑,就像这位老夫子一样,但这样做实际上是禁欲,当然是违背人性的。那帮儒生则回到了见色是色,看见了就是看见了,不会自欺欺人,这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这才是有最高修养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