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我经常去的一个超市买点东西,偶然间抬头看了一眼,原来叫万汇生活超市。
说实话我没注意过他的名字,在今天之前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了,只知道有需要就进去买一些。
好像活的有点不可知了。
网络图片以前听到过一个故事,但并非亲眼所见,真实性未知,但我认为不重要。
在一个小镇,随着超市观念的深入,这个以往沉寂的小镇,也进行了改造,小卖部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镇上便陆陆续续有了超市。
最后一条街的一面竟然都开出四五家超市。
有一位超市的老板心想这样客流量肯定不会多,市场本身的度是有限的。一直想有什么办法,扭转一下现在的形势。
当然,无外乎他自己的生意。
后来也许是灵感突现,他决定,把自己家超市的名字改成“超市入口”。
网络图片结果是可预见的,由于人类下意识的行为和感官认知,它的营业额突飞猛进。
而做到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
且不论超市后来如何,因为我也不知道,故事的本身是不交代这种结局的,叙述的只是名字的重要性。
如果老板有心经营好这家超市,那质优价廉,童叟无欺,好的服务态度对待顾客,即使顾客知道了超市入口的玄机也无妨了。他就拥有了最早的一批种子客户。
也许还会感叹一声:老板真有才!
反之,别说一个名字,换十个名字也拯救不了。
这种名字的套路也许发生在很多年前,现在估计行不通了,而且也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
现在项目很多,目力所及,比比皆是。
有正的,有灰的。
不谈灰的,谈一些正规项目,你做的这个项目无论是买的还是免费得到的还是别人馈赠的都无妨,他们都有一个套路,或者用顺序更好些,或者里面有一些点。
最常见的是按部就班,没有变通,认为别人尝试过的就一定是对的,小心翼翼的执行着每一步,就怕错了挣不到钱。
模仿成功的套路和方法这是没错的,但是在你没有收获之后就是错的。
网络图片有时候,你也应该向超市老板学学,换个“超市入口”试试。
一句俗话,互联网时代,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如果你还是上一秒的思维,你被敌人已经打死八次了。
如果你死了,还认为自己没有错,那你应该去开超市,一个普通名字的超市。
故事的本身不追求倡导任何意义,全都在于看。
网络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