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1

作者: 素心浅淡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8:35 被阅读46次

    昨天上午是罗玉英专家的报告:《教师的阅读品性与反思习惯的养成》。

    早上的笔记:

    一、教师的阅读品性

    阅读有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阅读的三重境界:通读、精读、慧读,专业经典的阅读,输入输出的阅读。

    二、教师的反思习惯

    可听书为什么还要费时阅读?

    肯阅读为什么还需反思习惯?

    罗老师首先用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展示了国人阅读量之少,阅读内容的浅薄。可见大家的阅读意识多么淡薄,加强阅读,迫在眉睫。

    她教给我们具体的阅读方法,结合实例的报告有,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让人乐意倾听,乐意接受。

    报告的最后,她请老师提问。有老师说到,课本上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例如《骆驼祥子》,距离现在的生活太陌生,提不起阅读兴趣,怎么办?还有《西游记》,学生不喜欢读原著,不喜欢看八六版的电视剧,而是喜欢看《大话西游》等改编的作品,做为教师怎么办?如果放任学生这样,是不是把他们带偏了?

    罗老师针对这两个问题做了解答。

    第一个问题,说孩子不喜欢这本书,那我想问一下,做为教师,你喜不喜欢这本书?如果连你都不喜欢,那如何要求学生喜欢呢?如果你喜欢,你在课堂上对这本书侃侃而谈、赞不绝口,还有意无意透露出他们不读这本书是多大的损失,读了这本书将会有惊人的收获。相信在你这样反复忽悠、多次推荐,也会激发他的好奇心,巴不得一睹为快。

    至于第二个问题,孩子喜欢看戏说,看改编,不要阻挡。当他看完后,你可以与他探讨,告诉他原著上的这个人物是怎么塑造的,再做些故弄玄虚,让他主动去阅读,去思考。当然,这些就要求老师在底下多做些工作,想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经历。初中时,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因为那个语文老师喜欢《红楼梦》,她在刚上课的时候,就开玩笑告诉我们,自己喜欢这本书,她女儿一听说她要讲《红楼梦》,就告诫她,不要说太多,她的嗓子不好,不要到时候老毛病又犯了。

    我们一听,来劲了,央求老师好好讲讲。结果,一节课下来,她课本上一个字没有说,全说的是原著里头最精彩的她喜欢的部分。老师的痴迷,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即使当时是初三,我依旧在饭前饭后、晚上睡觉前等零碎时间内,将《红楼梦》通读了一遍。

    在师范里,政治老师说自己喜欢读《读者》杂志,因为那是一本高质量的刊物。她随意的一句话,治好了我当时对琼瑶小说的迷恋,反思自己的阅读喜欢,让我的阅读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听了她的讲座,最主要的是自己不仅要阅读,还要反思。

    收获1,对于学生阅读名著,刚开始可以故弄玄虚,可以刻意渲染,也可以从戏说歪说入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过程要指导,每天布置具体章节,要检查,通过回答根据所读章节设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读没读,读到什么程度;阅读完成后要反思,写读书笔记,可以是感想、续写、补充等形式多样。

    收获2,自己不仅要重输入,多读多看,也要重输出,勤练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顿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ck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