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
最喜爱的三个节气,美到沉醉

最喜爱的三个节气,美到沉醉

作者: 奋青公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14:43 被阅读0次

立春

(一)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二)

立春偶成

南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鉴赏: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三)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鉴赏:

此词为辛弃疾南归后的初期之作。上片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再写到燕子,用比兴法,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一个“西园梦”:“料”字,化无理为有趣,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作者“笑”,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紧接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这是一种与生命共始终的感情。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最后,直探进暮春里去,写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

雨水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鉴赏: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二)

谒金门

晚唐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族,寸心千里目。

鉴赏:

这首词是由两个生动的画面组成的。上片"春雨初霁图",重在写景。画面是一片生机,春意盎然。一溪新绿,几行柳黄,双飞鸥白。大笔一抹,颜色斑谰,水之绿,柳之黄,鸥之白,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尤其巧妙地用了"染就""弄晴""对浴"等字眼,使画面显得更加活泼,富于动态美,收到了丹青难绘的效果。下片是"深闺盼远图",重在写人。画面上的少妇,将翠帘高卷,栏杆倚遍,

而看到的只是远处几片淡淡的云,一江静静的水,半山笼罩着烟雾的树,那寸心所系的,却依然没有出现。少女失意的神态,被一个"目"字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这又是画家不易传达的。

(三)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惊蛰

(一)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鉴赏: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二)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三)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立春

(一)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二)

立春偶成

南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鉴赏: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三)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鉴赏:

此词为辛弃疾南归后的初期之作。上片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再写到燕子,用比兴法,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一个“西园梦”:“料”字,化无理为有趣,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作者“笑”,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紧接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这是一种与生命共始终的感情。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最后,直探进暮春里去,写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

雨水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鉴赏: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二)

谒金门

晚唐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族,寸心千里目。

鉴赏:

这首词是由两个生动的画面组成的。上片"春雨初霁图",重在写景。画面是一片生机,春意盎然。一溪新绿,几行柳黄,双飞鸥白。大笔一抹,颜色斑谰,水之绿,柳之黄,鸥之白,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尤其巧妙地用了"染就""弄晴""对浴"等字眼,使画面显得更加活泼,富于动态美,收到了丹青难绘的效果。下片是"深闺盼远图",重在写人。画面上的少妇,将翠帘高卷,栏杆倚遍,

而看到的只是远处几片淡淡的云,一江静静的水,半山笼罩着烟雾的树,那寸心所系的,却依然没有出现。少女失意的神态,被一个"目"字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这又是画家不易传达的。

(三)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惊蛰

(一)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鉴赏: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二)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三)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相关文章

  • 最喜爱的三个节气,美到沉醉

    立春 (一)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

  • 沉醉在诗歌里

    诗歌美,意象美,意境美,艺术美。可以品出,可以读出。诵读,可以沉入到诗歌里去,沉醉在那优美的意境里。怎样才能沉醉到...

  • 调笑令·团聚

    沉醉。沉醉。中秋佳节月美。行吟万水千山。最喜家中聚欢。 欢聚。欢聚。几度春秋风雨。

  • 暖暖冬至情

    暖暖冬至情 在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爱的要属冬至了。 ...

  • 立秋-祝我生辰快乐

    立秋星期五。 一年中立秋是我最喜爱的节气,这个时候辛苦了三个月的老夏正跟小秋交接行程,微风徐徐,走出公司大门天还是...

  • 今日记

    今日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节气,天气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明显下降,天气...

  • 惊蛰

    其实是困了想早点睡觉的 但是毕竟是惊蛰 24个节气里最喜爱的节气 辛卯丙戌,是日惊蛰。春雷始鸣蛰虫惊走。桃花始红,...

  • 我最喜爱的美剧年度盘点

    岁末年初,很多人都在总结18年的成长与收获。回忆过去的一年,带给我最多快乐、最多感动、最多惊喜、最多脑洞的,全是美...

  • 今日芒种,以“苦”养身,多补三物,预防三病,身体健康少生病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

  • 杭州带给苏东坡的灵感

    180742廖美欣 苏东坡曾在杭州任通判一职,他沉醉于杭州美景以及杭州的轻松愉快。而杭州人也喜爱苏东坡这位年轻的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喜爱的三个节气,美到沉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c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