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3.6.17《聊斋志异》中科考题材小说初探

2013.6.17《聊斋志异》中科考题材小说初探

作者: Sakura | 来源:发表于2014-08-25 11:27 被阅读223次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将近500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

    聊斋中最闻名的当属那些鬼怪题材的小说。但是同时,聊斋题材广泛,其中不乏现实题材的作品。尤其值得探讨的是那些科考题材的小说。

    蒲松龄以一部《聊斋志异》著称于世。但实际上,在蒲松龄的一生中,他写《聊斋志异》属于业余创作。写成后没有资金,更难于刊刻出版。他生前只见到部分文稿在坊间传抄,逝世50多年后,于乾隆三十一年才有人出资全部付梓行世,其后逐渐传播流行。小说家的盛名,掩盖了他追求功名,入仕做官的史实。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书香家庭,但功名不显。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穷其一生精力,皓首穷经,研究八股文章、诗赋、策论,却不得志,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他对于科考屡败屡试,又沮丧愤怒,愁肠纠结。

    虽然蒲松龄本人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他所希望的成就,但是他的无心插柳之作《聊斋志异》却使他彪炳史册,同时他也将他浓的化不开的科考情结倾注进了《聊斋志异》。基于蒲松龄本人的科考经历,他在《聊斋志异》中描述了不少关于科举考试题材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科举考试或作为整体的背景,寥寥数笔涉及到科举考试,这类作品如《姊妹易嫁》、《司文郎》等;抑或作为关键情节,完整、详细地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如《镜听》、《凤仙》、《嘉平公子》、《褚生》等,总计约数十篇。作者如鲁迅评价,“用传奇法”,细腻地为我们全景式展现了当时的科考图景,传达了作者的对科举考试的嬉笑怒骂之态。

     《镜听》中,小郑学士学业逊于长兄,以致父母迁怒他的妻子。小郑妻子愤激之下责咤丈夫“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而有人登门,报告大郑中举的消息,婆婆进厨房对大妇说:“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作者以短小的篇幅讲述了这个简单的故事,但其中蕴藉的戏谑讽刺却大有深意。前有苏秦家人前倨后恭之例,小郑学士可称得上是清代版苏秦了。值得关注的是,很少在故事末尾发表议论文字的蒲松龄,却在这篇短小的故事末尾用了70字的篇幅展开议论——“异史氏曰:‘贫穷则父母不子,有以也哉!庭帏之中,固非愤激之地;然二郑妇激发男儿,亦与怨望无赖者殊不同科。投杖而起,真千古之快事也!’”蒲松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贫穷则父母不子”的社会现实,讽刺名利间疏亲情的状况。实为一吐读书人应试之怨愤!

     《褚生》中陈孝廉同褚生在僧寺里一起攻读,“未几,入邑庠,以遗才应试。陈虑不能终幅,褚请代之。”褚生主动要求代替陈考试。考完之后,才告以实情:“ 我实鬼也。久当投生,所以因循于此者,高谊所不能忘,故附君体,以代捉刀;三场毕,此愿了矣。” 此后,才去投胎。蒲松龄在《念秧》中说过:“人情鬼蜮,所在皆然!”所以,蒲松龄写鬼即写人,况且,不是写鬼可能就没法写得如此畅快。连鬼都可以熟读诗文,鬼们都以参加考试为毕生的夙愿,可见,在当时,科举考试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不仅鬼魂,神仙们亦能通晓时文。《三仙》中,去金陵赴试的士人,途中遇到三个“谈论超旷”的秀才,一秀才提出“以文会友”,“请拟四题,命阄各拈其一 ”,士人读了三秀才的文作,为之倾倒,便忍不住把文稿藏在了袖子中。“士人入闱,三题即仙作,以是擢解。”仙人们甚至会预测到入闱考试的题目。《仙人岛》中,“有才思,屡冠文场”的王勉来到“宏丽无比,类帝王居”的仙人岛,被问及“王郎天才,宿构必富,可使鄙人得闻教乎?”王勉作诗二首,“顾盼自雄”,却引来绿云、芳云小仙“笑不可仰”,“绿云不能忍,乃曰:‘去切字,言痛则不通。鼓四挝,其声云不通又不通也。’众大笑。” 此后,“王安居无事,辄复吟哦。女曰:‘妾有良言,不知肯嘉纳否?’问:‘何言?’曰:‘从此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王大惭,遂绝笔。”绿云、芳云之举可以看做是少女之戏耍,也可以解读为仙人对日日酸腐经营八股实则半点不通的读书人的嘲弄。

    在古代,女子本与科举考试无缘,但在《聊斋志异》中一些女子在与科举有关的事情上的作为足以令男子赧颜。《凤仙》中狐女凤仙的见识就高于丈夫刘生。故事中凤仙对刘赤水说:“君一丈夫,不能为床头人吐气耶?黄金屋自在书中,愿好为之。”旋出一镜付之曰:“欲见妾,当于书卷中觅之;不然,相见无期矣。”而刘生攻读时,“每有事荒废,则其容戚;数日攻苦,则其容笑。于是朝夕悬之,如对师保。”刘赤水最终“如此二年,一举而捷”。但世间无数苦寒士人无缘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幸运,得此佳丽规诫,蒲松龄先生也忍不住喟叹:“嗟乎!冷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惜无好胜佳人,作镜影悲笑耳。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嘉平公子》“凤仪秀美”的嘉平公子应童子试时,结识美艳女鬼温姬。他归家后,温姬依旧常伴左右,“父母深以为忧,百术驱之不能去。”然而,温姬看到嘉平公子写的书信颇多低级谬误——“何事‘可浪’?‘花菽生江”后,愤然离去,自云:“有婿如此,不如为娼!”在夫婿洋相百出,不学无术之后,她们会愤然离去。更有甚者,甚至不惜亲自上阵,为丈夫捉刀代笔,俛拾青紫。《颜氏》中的颜氏自幼聪慧过人,能过目不忘。后嫁与颜生,不想颜生“再试再黜,身名蹇落,饔飧不给,抚情寂漠,嗷嗷悲泣”。颜氏易装替代颜生考试,终“成进士,授桐城令,有吏治。寻迁河南道掌印御史,富埒王侯。”。此女子直叫天下男子赧颜,蒲松龄也叹道:“天下冠儒冠、称丈夫者,皆愧死矣!”

     此外,蒲松龄当然不隐瞒对科考功名的追求,在沮丧愤懑不能录取的同时,他唯一不排斥道德、命运对科举成绩的作用。《姊妹易嫁》中毛郎去参加乡试,经王舍人庄,这里的店老板也在梦中得到神人启示:“旦夕有毛解元来,后且脱汝于厄,可善待之。”店主便对毛郎百般照顾,问起原因,毛郎才从店主人口中得知自己可以高中解元,于是“颇自负;私计女发鬑鬑,虑为显者笑,富贵后当易之。及试,竟落第,偃蹇丧志,赧见主人,不敢复由王舍,迂道归家。”意思是毛郎以为自己能高中解元,糟糠之妻就拿不出手了,想等富贵之后换妻,哪知赶考却是铩羽而归。三年后再赴试,店主人延候如前。公曰:“尔言不验,殊惭祗奉。”主人曰:“秀才以阴欲易妻,故被冥司黜落,岂吾梦不足践耶?”公愕然,问故。主人曰:“别后复梦神告,故知之。”公闻而幡然悔惧。主人又曰:“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入试,果举贤书第一。这当然是因为作为古人的蒲松龄在儒家道德影响下产生的价值观。德行作为修身的反映,与文章好坏本身就有着一定关系。

     《聊斋志异》一直以来作为一部写鬼怪的小说而流行,但分析过其中的有关科举考试的故事,我们也许可以将这部分定义为一部含蓄隐晦的“儒林外史”也未尝不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3.6.17《聊斋志异》中科考题材小说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fy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