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8690/c79c6eb2c4ec99bf.jpg)
昨天上午用手机写了一篇文章,结果文章写成之时,手机弹尽粮绝,而我忘记把上周带回的充电器拿去了,所以中午只能回家。
所幸家离学校不远。从家去学校有一条近路——我们小区的路口在两个红绿灯之间,要走大道的话,必须要先出到路口,再往防城方向右行一百米左右才能左转折返,这样路程不仅是多了五六百米,还多了两个要等候的红绿灯。这样走顺利的话也要二十多分钟。
但近路就不同了,出了家门直接走左边大道,拐一个弯经过动车站,一溜烟直行就到学校了,那是五分钟的事情。只是有一段路大坑大洼,哪怕仅仅是十来米,但凡是下雨天,总是很难走这段路。昨天下午上班,我就又经历了一次“艰难”。
我决心去铺这段路。于是我从学校借了把工兵铲,再从宿舍拿了一个桶,就去铺路了。
这段路的附近有一个小区,入住率还不是很高,在路边有些装修丢出来的砂石。我把砂石用铲子装进桶里,提着去倒进水坑里。这段路程有三十来米,所以提了几桶下来,对于我这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人来说,已经是累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在另一个方向发现有红砖,便捡了两桶,铺出了一条可行好走的路。而且马上碰到了检验者:先后有两位女士,脚穿着锃亮的皮鞋,骑着小电驴路过,我引导着她们避开水坑,从我铺的路上骑过,果然顺利通行。我好开心!
但是,铺路应该选择在水坑的水干了之后再铺,效果会更好。昨天铺的时候,因为无法看见哪个点最需要填入石子或放入砖头,我得踩入水中用手去摸索。折腾了好一会,感觉老腰疼了,而也有一条路可以好走了,便打算回学校了。
结果在小区旁边看到有两块石板,估计是装修时因错钻了孔而被丢出来的,我赶紧下车,如获至宝把它们一块一块搬到一个水坑那里铺上,那时,心中涌起一种更大的成就感。
但实话说,还有两个大坑需要去填充,如果我去填,就像“愚公移山”一样,而如果能有一辆拉料的车帮忙,两车就轻松搞定了。
所以,如果有一个说话厉害的人重视这段烂路,他一句话的功夫就会造福许许多多老百姓;而如果单靠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折腾的话,那得费多少笨功夫。
突然之间我就理解了范仲淹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句话原出自范仲淹。后来,成了中医人常常说到的一向话,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
宋代名儒范仲淹,在成名前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祠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签祠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
于是范仲淹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范仲淹一直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人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领悟。我觉得,当官的意义就在于此:站在一个有“权”的高位上,用自己的才华、见识和权力为老百姓谋利益。
现在签词说他当不了宰相,范仲淹觉得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可以上疗君、下救民,中能保身长全。现在看来,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比较接近。
医生真的很伟大,但要是良医;当官的人也很伟大,但要是个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如果只是把官阶当成谋私利的平台,那是违背了该有的初心。
我们老百姓,若能遇到体察民情的好官,日子就舒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