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海寻真

作者: 徐民伟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6:58 被阅读0次

  (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榴 海 寻 真

                        徐民伟

  “冠世榴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境内,以其十余万亩石榴的宏大规模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石榴之乡”。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见有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遥向苍苔落碧英”。这首吟石榴的诗是宋人朱熹写的。对诗的前两句,我非常喜欢,他写出了石榴的明丽、开朗、坦诚,但对后两句却不甚赞同。我不明白这位宋代理学大师,被称为一代鸿儒的朱老先生,何以也会耐不住寂寞,为门前冷落无车马而哀伤起来,更不明白他何以借用石榴来抒写这种情绪。我以为石榴可没有那么小气,她质朴、淳厚。在我眼里,她是属于荣辱不惊的那种。

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我非常喜爱石榴,这倒不是因为家乡有“冠世榴园”,盛产石榴而敝帚自珍,完全是由于石榴的那种品性而使我情有独钟。她朴拙而不雕饰,热情而不炫耀,如同家乡的人一样。郭沫若在他的《石榴》中这样写道:“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我认为郭沫若是真切地道出了石榴的神韵了。

一株石榴树是这样,那么十株呢,百株呢,万株呢。峄城的冠世榴园可有十余万亩之多,沿着向阳的一面山坡,铺陈绵亘二三十里,简直可以被称之为石榴的海洋了。我曾见过初春的榴园,新绽的叶芽新鲜而嫣红,远远望去,遍植石榴的山坡,像飘动一层红雾,又似浮起一层云霞。古人描写早春的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地虽非天街,也未必正下小雨,但那清新、恬淡又略带朦胧的意境,却与诗中是一样的。只不过要将其中的“草”字,改成“榴”字罢了。

最让人兴奋的,是在五月。本来平静的榴园,一下子喧闹起来,数十个品种的数十万株榴树,竞相开花。有红的、白的、深的、浅的、单瓣的、双瓣的,千般情态,万种姿容,它们有的深藏在绿叶丛中,像“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少女;有的迎风招展,似笑傲枝头看世界的好汉;更多的则是数朵鲜花簇拥在一起,摇曳跳跃,如同一群顽皮的孩子。如若细细听,说不准还能听到它们嘻闹的笑声呢。置身于榴林之中,直让你涌起花团锦簇的感觉。然而最好的观景处,还是在一望亭上,登亭四望,满眼的全是榴树,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那么茂盛,那么浓密,你根本看不透它。

如果说榴园的美是在于石榴,倒不如说榴园的美是在于榴林。她的浑厚宽广,她的坦诚大度。完全因为她是一个群体,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积千百年之功,数十万之众,铺陈绵亘,蔚为大观,从而赋予这片并不肥沃的山野以钟灵神秀之气。试想,如果只是一株、十株,甚至百株,即便也包括了那株上百年的石榴王,她还能够成为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观吗?我想恐怕不会,也许这就是榴园昭示给我们的一个生活真谛吧。也许正因为此,榴园才称得上“冠世榴园”之名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漫步在冠世榴园之中,我不禁又想起两千多年前的先哲荀子说过的话。

石榴的花

相关文章

  • 【七绝】榴言

    文、图/海煦 【七绝】榴言 暗晦榴言两步冲, 乏教成憾赏孑容。 哑然休憩迷茫中, 唯喜心怡告远穹。 释:榴同留。 ...

  • 杂言·昔夏水乡访友

    桨声吱呀里,水云碎沨融。 村腥渔网晾,影短陋巷空。 鸡犬榴丛榆荫卧,谁人稻海歌邠风。 河沟萦郁寻迟迟,大声唤飞白头...

  • 咏榴粒

    钻石虽匀致,华而不可食。 榴粒真玉米,玲珑能朵颐。

  • 寻真

    用最真挚的情感度过一生 方无愧 亦无悔

  • 寻真

    再见 坚决的口吻 转身 最后的自尊 不用说谁有多残忍 只是当初太认真 每个美丽的清晨 都在睡梦中飞奔 追逐童话里的...

  • 寻真

    我从不会忘记与她相遇的时候。 音乐课上。 “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 “哈!我去找其他人啦!” ...

  • 寻真

    阳光撤大地,春风有点寒,湖上有薄冰,小车堆成山,坚冰终融化,真理定乾坤!

  • 寻真

    珍爱网,一个婚恋的网站,顾名思议:希望你记住一一珍爱,珍惜才会有爱! 我来珍爱,一非猎艳;二非找对像;三非目的不纯...

  • 寻真

    从未放弃寻找真实,人一辈子最难得大概就是不停的面对自己的本心吧。 嫉妒别人的实力,却忽略了别人背后付出了多钱的努力...

  • 寻真

    作者:茶雾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于是有些人才如材料所说那般只在网络中掏心掏肺,在现实中缄默不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榴海寻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h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