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著里的谐音

名著里的谐音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23:21 被阅读0次

《红楼梦》里有很多“谐音”,藏着作者对故事线索的伏笔和隐喻。正确理解“谐音”梗,读书人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真愚蠢”,是绝对不错的。

甄士隐的兴亡故事,影射了贾家败亡的真相。

所谓“真事隐”,作者通过甄士隐隐藏了《红楼梦》四个核心关键的兴亡线索。

第一,甄士隐对名利的不舍,导致他接连遭遇灾祸。

甄士隐是乡宦,就是致仕还乡的前任官员。关于他是“辞职”还乡,还是贾雨村那样被“罢官”,不得而知。这里不展开。

但甄士隐回乡后。却住在天下一等繁华,又最热闹的姑苏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的葫芦庙旁边,便注定他对繁华和权力还有留恋。

十里街,谐音势利。

仁清巷,谐音人情,认清。

葫芦庙,可作糊涂解读。

下面以几个人名为例:

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是曹雪芹开篇对照写的,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遭遇变故离开红尘俗世去做神仙了,只留下了贾雨村。即把真事隐去,留下假语存。

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她是甄士隐独女,甄家大小姐,爱若珍宝,三岁那年元宵被人贩子拐卖,辗转被薛蟠买去做了丫头。小姐身,丫头命,可怜人。

霍启,谐音祸起,是甄士隐老爷家的家奴,在元宵夜上一时不慎,未能看护好小姐甄英莲,致其被人贩子拐走,此人是甄家祸源。

冯渊,谐音逢冤,冯渊看到被人贩子拐卖的甄英莲后,要从人贩子手中买下英莲,未曾料到人贩子又将英莲偷卖与金陵一霸的薛家子弟薛蟠,两方争执起来,他被薛家主仆活活殴死。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谐音原应叹息,这四姐妹和贾家的命运相连,贾府最后树倒猢狲散,四位姑娘的命运自然是应该叹息了。

卜世仁,谐音不是人,贾芸的舅舅,开了个香料铺。贾芸来求舅舅赊些香料给他,卜世仁不肯借,但开口留外甥吃了饭再走,舅妈在一旁推三阻四家里没钱买米不能留饭。

单聘仁,谐音擅骗人,是贾政门下清客相公之一,对宝玉阿谀奉承,夸赞他会读书,有才华。

詹光,谐音沾光,是贾政门下清客相公之一,对宝玉阿谀奉承,夸赞他会读书,有才华。

乌进孝,谐音无进孝,他是宁国府田庄的庄头,每年过年了要去宁国府送钱财礼品孝敬贾珍。有一年由于年景不好,拿不出更多的收成来孝敬地主阶级。暗示了贾家已经衰败。

张如圭,谐音张如鬼,是贾雨村的同僚,帮着在应天府做知府的贾雨村做了很多坏事,两人狼狈为奸,像鬼一样不做正事。

这些谐音梗不仅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

初读红楼梦,可能会忽略这些谐音细节。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才会发现这些被忽略的细节设置之高巧奇妙,也就会更懂得曹公的良苦用心。

相关文章

  • 谐音双关,巧用文字里的谐音梗

    文章开始前,先看看巧用谐音梗的脑筋急转弯: 什么水果最土?——杨梅(扬眉吐气) 什么水果容易走丢?——榴莲(流连忘...

  • 《红楼梦》里的谐音

    甄士隐,贾雨村:真事隐,假语存。 甄英莲,真应怜。被拐被卖被打因干血病死于薛家。 娇杏:侥幸,因回头多看雨村两眼后...

  • 谐音里的美好愿景

    谐音里的美好愿景 谐音是一种含蓄的表达,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美好的祝愿。对谐音、图案和寓意的多重文化传统与民俗习惯...

  • 名著里的句子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

  • 《名著里的秋天》

    西游记里描写秋天的景色: 此时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但见: 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白...

  • 名著里的乾坤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尽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三国演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演...

  • 数字编码记忆10.8

    -81 蚂蚁 谐音 82 靶儿 谐音 83 花生 谐音 84 巴士 谐音 85 白虎 谐音 86 八路 谐音 87...

  • 谐音

    【谐音】 大自然的风,对你一笑而过天上的星星,送来星光点点你的想像,生出翅膀 思绪,落到一颗星球上看到,一只大猩猩...

  • 谐音

    作者:春大大 “原来,上海就是商海,北京就是背景,誓言就是失言,彩礼就是财力,理想就是离乡,而平民就要拼命” @原...

  • 谐音

    我小弟兄俩围着灶台,看着妈妈炒菜,妈妈拿着筷子对炒菜锅插一下,往嘴里一尝。 我一看急忙问:“妈妈你吃啥?” “我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著里的谐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jw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