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微课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微课实录

作者: 紫苏_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10:05 被阅读323次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从这个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有文体,有事件、时间、地点。

你认为以此为标题的文章会写哪些内容呢?

噢,什么人游承天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那么文中是不是写了这些内容呢?要想一探究竟,我们必须先来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出示),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好,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看他能不能做到这些。你来啊,这个同学读得很准,但有两个句子的节奏要注意一下:(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来读一遍。很准确。请同学们齐读两遍。

好,我们大声齐读一遍课文吧。

三、译读课文

读顺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疏通文句。(出示)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如果有疑难之处圈点勾画出来,然后四人一组互帮互学。翻译句子时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

时间到。交流之后还有疑问吗?有啊,你说,你来答。正确。还有?你来说。谁能帮帮他。对,“户”,应该理解为“门”,现在还用写个意思,比如“足不出户”。

下面我找个同学说说(出示)这句话的意思。

你来。我们对照一下答案,很准确,做到了“字字落实”,翻译得很棒。

四、品读课文

看来同学们已经真正理解了文意,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人夜游承天寺”了吧?对,作者和张怀民,文中作者对自己和张怀民是如何称呼的?啊,异口同声,“闲人”(板书)

1.(出示)那么什么是闲人呢?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呢?

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这段话(出示),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了哪些信息?

你来说。有道理。此时,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了有职无权,志向难以伸展的苏东坡。大家想想,此时处境清闲的苏轼,应该是什么心情呢?哦,孤独寂寞。文中有印证的句子吗?

对,“念无与为乐者”,这是缺少朋友的寂寞啊!这边同学,你来说,嗯,思考很深入,“但少闲人”说明别人不闲,忙,自己被贬清闲,无事可做,心里满是失意的悲凉啊!好,你能不能把这种失意的悲凉读出来?

来,读一遍这个句子?读出失意的悲凉了吗?在读的时候要走进作者的内心,我们读之前不妨先深深的叹息一下,唉,再来读,失意的悲凉是不是出来了?好,你再来读一遍。嗯,这次就好多了。我们来齐读一遍。

2.怀着这种人生失意的悲凉,在苏轼的眼中,这样的夜晚,荒僻的承天寺会有什么样的可赏之景呢?

噢,大家都找到了(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对,月色。请这位同学再说说这句话的大意。他说得不仅准确,而且流畅。

(出示)有人对这个句子做了这样的评价,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写月,请同学们细读这个句子,看看月亮都藏在哪里?

你来谈,噢,“积水空明”,你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那么,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是啊,多妙的比喻啊!清亮的月光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你接着说“藻荇”是什么?噢,也用了比喻。比喻竹柏的影子。是啊,在夜风中飘飘摇摇,如在眼前。你也想说,来。竹柏投影于地,可不就是凸现了月光的清朗吗?

3.好,既然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一下,原文多了一个“盖”字,这个“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对,恍然大悟。静静的竹柏的影子,在月下竟然变成了飘动柔美的水草,真令人惊喜啊!

谁来读一下,要读出这种恍然大悟的欣喜。你来,恍然大悟有了。你再来,不错,欣喜也出来了。老师也来尝试一下。(范读)

4.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居然让作者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忘了是在赏月,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想象这幅画面(出示),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你来说。真好,画中有灵动之美。你说。嗯,很有诗情画意。你来。噢,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

5.苏轼被贬,身是闲的,那是不是仅有身闲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的美丽呢?对,还要有闲情雅致,也就是“心闲”啊。身闲有时间,心闲有慧眼,美好的东西一直都在,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苏轼的“闲”何止是人,他还有一颗“闲”心啊!(板书:❤️)

常见的月色,常见的竹柏,在这颗闲心之中,变得如此的绝美,连苏轼都不由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何处……耳)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句子,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对文章的解读及自己的理解,来谈谈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微妙的情感?

说得真好,(出示)被贬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旷达,赏月的欣喜这种种复杂的情感都包含在这句话中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苏轼的内心,读懂了苏轼的闲情。

五、小结

欧洲著名的风景区阿尔卑斯山上有一块牌子:(出示)“慢慢走,欣赏吧”。同学们,在什么都讲究快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慢下来,像苏轼那样修炼出一颗“闲”心,用“闲”来对抗挫折,用“闲”来享受快乐,用“闲”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用“闲”来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微课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ke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