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人生最重的枷锁是什么?
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不学会抛弃一部分,就没有机会和他人合作。不选择放弃一部分,也就谈不上对别人的信任。
我就是担心就是怕,工作上努力百分百付出,怕哪点没有想好出现工作失误;在家里也担心,怕没有想好,让父母承担更多的责任;孩子那也担心 ,怕没有引导好,成为没有贡献价值的人;至于先生实在没空想了,希望不大,失望也不大了。
其实工作上,我也不是神,做到尽力而为,作事前多思考想全面尽可能减少失误。生活中把多沟通,买的重东西大件东西由我完成 ,小东西日常小菜让老妈完成 。被需要感也很重要。孩子这边,让我自己不断成长,有理有据引导。管好自己,做好自己更重要!
一天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浏览各种“信息”中度过。为了“和别人聊得来”,我又不自主舍去了稀缺的“注意力”---以前我也是这样,但现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信息对我没哪么重要了,我的精力放在自己日计划上,除了工作相关的事,聊得来就聊了。---由于我们人类天然就是群居性动物,害怕被孤立的恐惧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谈资的保质期本来比较短,不如把注意力花在保质期长且能够增值的知识上。
曾经也沉迷于“安全感”,想要所有人都认为我好,想要一个安全的工作,想要一个安全的收入。自从跑来大城市,自从撇下从前的自己,发现世界这么奇妙。---每个人都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人,所以也不是所有的人喜欢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喜欢现在的我吗?我是否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昨天去附近做了肩颈,护理的人都是贵州的小妹,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也是打开他们的眼界。站得高一点才能看得更远一些。---小城市通常意味着更熟悉的环境,更少的变化,更稳定的状态。大城市 的人看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很多事不但存在,而且可行。
安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应的无非是稳定。大部分中国子女都过着父母所期望的生活,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父母总是为让孩子们担心 ,但是还是有很多通过读书就业跳出了父母的圈子,有能力过得更好,把父母照顾得更放心。抱怨焦虑都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是自己的欲望大于自己的能力---其实真正的枷锁应该是:顺从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父母的阻碍可能反倒是最好的检验。它考验你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决定,最重要的是为这个选择负全责。
我并不是关注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事情,但是总是担心别人背地里说了自己什么。---为了怕脱离这个工作群体太远,所以想事事者参加。其实我相信如果工作上的能力无人能取代 ,就不用担心脱离这个群体。重要还是自己能力。---害怕被嘲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表现型人格”,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通常是为自己进步挖的第一个坑。要克服这一点其实也不难,方法可能出人意料:不要嘲笑别人。
明知道对我没什么帮助,还是忍不住八卦。---偶尔八卦下没有问题,注意力还是放在自己成长上,别人的生活好坏关我多大个事,我自己还有很多一些正事要做呢!---信息传递太发达,以至于有些热门的八卦新闻你可能想躲都躲不掉,一不小心就再次掉三个坑当中。想想热点想想若干天后被忘记的八卦新闻,估计想要点开的冲动会小一些。
在别人眼中,我们没有这么重要,所以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成长上,自己有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有了话语权。
二、永续经营
不少用来证明“企业可以长青”的长寿企业,今天都已经衰败或者消失了。但是,正是这种企业的生死更替,带来了商业的生生不息。
人类是如何“永续经营”---人类生下自己的下一代,然后帮助下一代用“忘记、借用、学习”的方式,实现“永续经营”。
运用:企业如何永续经营?企业发展有三个阶段: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创业期,就是孩子出生;成熟期,就是不断学习和长大;转型期,就是世界巨变,你已老去。转型期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生儿育女”,也就是孵化新机构的方式实现转型。如果选择生儿育女式转型,那一定要趁早。他最年富力强的时候,生了他的下一代,然后用他还非常强壮的年华,来帮助他下一代成长。
思考:作为管理者,你的企业现在处于转型期吗?应该说也是转型,寻找新的产品,在了解终端需要和产品中作出选择。这个战略只能靠BOOS的眼光 。作为员工,你觉得你能帮助转型期的企业,做些什么呢?我能做的就是用现在的数据反馈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没有完成的原因 ,投入产出比,公司目前经营结果 ,提示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