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九月的最后一周,我们度过了睡衣节,秋游活动。在即将到来的十月,满怀期待。
来到求实国际的第一学期,这个学校以一种不一样的姿态迎接着我,睡衣碰上校园,总会有一些说不清的违和感在里边。古代人称课堂为“大雅之堂”,睡衣与“雅”却是大相径庭。但真正碰上,似乎又特别的“出彩”。
早起看手机,就有家长在朋友圈中晒出班里孩子身着睡衣来学校上学的照片。平日里习惯了他们各种“校服搭”的老师们看到一个个身着穿着五颜六色的服饰蹦蹦跳跳来到你面前时,感觉真好。相对的,早几天就有孩子们问我要不要也着睡衣来教室时,他们对我们,也是期待的。
最后一天我们去沙窝公园进行了秋游,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很快乐。孩子们在游览公园的同时,也不忘随手捡起身旁的垃圾,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平日里的习惯在生活中,让路人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杂想 杂想 杂想 杂想十月已经到来,在国庆假期里看到这样一个命题。假使在某一个区域里边制定这样一项规定:即如果孩子的父母双方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陪伴孩子的时间没有达到最低的限度,就可以剥夺父亲或者母亲的称号。围绕这一命题,好多人在论坛展开讨论。众说纷纭。看完命题和下边的回应,颇有些感触。我们都知道,法律的规定是用来给出最低的限定,道德约束的层次则相对高出一些。我们普通人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少让法律制约着,因为我们都知道,偷窃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做。更多的是道德给予我们的约束力,比如随手捡起垃圾。说这么多的原因是因为当对孩子的陪伴必须要用底线似的规定被提出来时,确实是一件让人值得深思的事情。虽然是假想命题,但却引来很多的关注度。作为父母,作为老师,如果给予孩子们足够多的关注度的话,这样的虚假命题又怎么能够吸引那么多的讨论热度。这则消息也给我们一个善意的提醒,关注每一个孩子,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责任。
网友评论